农村留守儿童自觉性培养策略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下)32期   作者: 潘伟 易美红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民涌入城市

         潘伟 易美红
         重庆市巫山县龙井小学   4047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民涌入城市,而由于各种限制,如户籍,经济入学等各种限制条件,促使他们的子女无法进城学习,被迫留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和劳动力迁移产生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面对的基本现状,通过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教师提出更高更严格的教学标准,进而达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自觉性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觉性培养;探究
         【正文】在我国目前的大经济大背景下,许多农村劳动力迫于生计压力,选择从农村向经济发展好的地方迁移。从而增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一大问题。在父母连续多月不回家的情况下,在儿童这个时期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以及不自觉的学习。由亲戚以及爷爷奶奶所监护的学生,会缺少监护人对其的学习重视。在长时间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情绪不能够得到合理的发泄,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自觉性培养的问题
         1.1学生的心理问题
         首先,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缺乏关爱,往往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其次,在他们的性格塑造方面,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容易产生柔弱内向,自卑孤僻的性格,从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在学习方面,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辅导,容易引起自控能力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进而产生逃学,厌学,打架等不正确的心理和行为,最后由于监护人爷爷奶奶对于孩子的过度宠爱或者放养式管理,只是他们的自觉性较差,这就使他们容易养成不良习惯,甚至发生打架斗殴的暴力事件,严重者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而给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1.2学生没有来自家庭监督
         隔代监护人的知识水平偏低,孩子的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更因为缺少家长对学生的学业重视,导致留守儿童没有自主性,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且容易发生逃学,与其他同学产生口角甚至打架的暴力行为,出现这种情况的绝大数原因和他们学习缺少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莫大联系,还由于留守儿童年纪都还较小,缺少自我认知且自我控制力较为差劲。所以必须要有监护人对其学业的重视以及家庭作业的督促完成,才能够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成绩。但由于家庭的贫困,部分留守儿童没有监护人对其学业的重视。父母在外打工,很少陪伴他们使学生缺少了在生活上的关照,也缺少了辅导作业的监督。


         二、农村留守儿童自觉性培养的策略
         2.1教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在实际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通过关注学生在课堂时的变化,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可以开展教师交流经验,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一起探究寻找最能培养学生自觉性的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达到热爱学习,自主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例如:学生在学习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作业本放在桌子的中间,让学生比较桌子的面积与一张作业本纸的面积,提问学生哪个更大一些,从而达到学生认识到面积概念。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正方形的纸与长方形的纸,让学生感受两张纸的面积无法比较的困惑,教师再拿出为学生提供一些图形单位。并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解决比较两个纸张的大小的问题。在让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与学生沟通解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而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让学生体验面积的大小的过程中,让学生对面积有更加形象的理解。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通过留家庭作业比如折纸,写日记,看童话书等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2.2教师要更加关爱学生
          在儿童这个阶段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还很少,这时培养学生品德将会对学生未来生活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多数家长可能会忽略关注儿童的心理情况,忽略家庭教育。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关注这类学生,对此类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应该重视起来,以防止学生误入岐途。而且在这类学生的家庭当中没有父母的监督和督促,所以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而去改变家庭的命运。教师也更应该激励学生认真学习,鼓励学生树立伟大的梦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2.3提高基础的教学设施
          在信息时代的来临,数据信息的建立能够大大缩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如果可以在网络上向家长公开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日常情况,就可以帮助父母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生活状况,而且老师再通过利用微信的功能,建立学校的公众号,通过邀请家长的关注,也能够及时为家长提供学校最新的教学内容,避免家长因为对孩子缺乏陪伴从而缺乏了解。在学校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的微信工作群,方便家长之间的讨论以及共享。其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学生包管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组,一个工作教师承包部分学生的思想教育追踪和及时的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重点要放在育人上,教师还可以经常在公众号上推送教育推文,帮助此类学生家长更加注重学生的教育问题。通过线上教师与家长多沟通,帮助家校联合一起培养学生。
         【结束语】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引起关注之时,需要教师加强育人部分的管理,不仅要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帮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留守儿童的自觉性。其次,也要完善教师和家长之间工作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相关部门的合作。通过利用互联网,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1]梁在,李文利.从留守经历的视角分析农村儿童家庭教育投入[J].人口学刊,2021,43(01):37-52.
         [2]黄永龙.小学生准备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自觉性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31(01):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