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铭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实验小学325600
摘要:现如今,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实力也越来越强,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中国的课堂上,有些老师的课堂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从而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成绩上不去。所以目前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改变学习方式。现在教学不仅仅教育学生书本内容更重要的是素质教育,教导学生怎么为人处世。所以要从小教育孩子们怎样做人做事。在课堂上养成让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极大的引起了学生上课听讲的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
前言:要想提高我国人民的全体素质和素养,就要从小教起,所以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当代社会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们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事,品德教育最主要的阶段就是小学阶段,因为小学生他们懵懵懂懂,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分不清善恶。所以这个阶段的思想教育就非常重要,这个阶段的思想教育是教会他们如何辩是非,明事理。小学生的思想都是非常单纯的,所以往往会被一些坏人所利用,老师们的任务就是端正他们的思想,树立他们的三观。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
在现如今学习阶段,学习项目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道德与法治在现在教育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法律意识是从小养成的,所以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别对错能力都比较差,好奇心强,所以可塑造性也比较强,所以老师在上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一定要观察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注重他们的心理情况,因材施教的授予知识。同时,因为小学生比较小,对于事物的分辨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对道德与法治的了解比较浅,所以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们共同努力正确引导他们。随着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律课程,一些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系统的模式以及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让学生们去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并且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讲授的内容脱离了实际生活使学生们不能更好地去理解以至于学生们不能够全面发展。由于种种因素的原因,导致现在小学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效果一般。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课程。想要社会更好的发展,就要从学生抓起,学生素质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现如今一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自身素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完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且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效的整合,可以更有利于老师讲课授予学生们知识,让学生们更好地去了解。对于事物的认知,老师们要从小告诉学生们怎么样是错的,什么样是对的,要有自己的判决依据和自己的衡量标准。当代社会有很多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因为没有人了解他们,给他们的压力太大,所以造成了心理问题。老师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这种情况,对于这种同学给予帮助,主动的去联系家长,双方一起努力,打开孩子的心结。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了,老师和家长们要主动的去了解他们,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思想是对是错。不能误入歧途。现在对于孩子们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现在是素质社会,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现在小学生的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对于以后他们的发展是重要的,有利于他们将来成才。
二、如何在课堂上强化小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法律意识
现如今,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实力也越来越强,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中国的课堂上,有些老师的课堂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从而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成绩上不去。所以目前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改变学习方式。现在教学不仅仅教育学生书本内容更重要的是素质教育,教导学生怎么为人处世。
把体验式教学加入到课程中,这样一来体验课程的出现让老师的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不再只是枯燥无味的内容,也极大的引起了学生上课听讲的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现在社会,老师们教学不能一味的遵循以前的那些老式的学习方式来教育孩子们,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老师们也要跟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想要提高学生们的成绩,就要在学习中不断的突破自我,创新知识技能,让同学们在课堂中找到乐趣,喜欢上学习。在当代学生学习生活中,每天的学习课程都是在教室中完成,很少进入到社会中,进入到实践中去。这样是不好的,是不利于学生们发展的。现在学生需要全面发展,没有学生喜欢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学生们都想自己去动手实践。所以,老师们要有方法的去教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学生们死记硬背课本知识,这样只会让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少,学习成绩也从而越来越差。在如今社会,穷人们想要翻身的最好途径就是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学习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有些人就会说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其实并不是的,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智力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所以学生们学习的好坏,大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有的孩子从小就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些学生从小就学习就没有兴趣。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习质量,以及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老师们教学的质量,更可以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建立起孩子们的心理素质。
三、加强体验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养与法制
在小学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很多学生都不理解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树立法律观念,以及自己的三观。所以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着眼于生活来进行传授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来看,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在于加强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从而得到基本的道德素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们的体验,能够使学生们更加的理解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实现自我约束,继而得到道德思想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课文中,我是家庭的成员这一课文内容时,在家玩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可以根据这篇文章向孩子们提出问题“你在家庭中为家里做了什么事?”以这样的问题来督促孩子们为家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感受做家务的辛苦和不易,同时也能增强孩子们的成就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对以前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反思,明辨是非,今后多参与劳动活动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道德修养。加强学生道德与法治的修养还需要孩子们自主发展。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开展探究性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道德与法律。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道德与法律课程当中,在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和主观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们的道德与法律意识增强。
四、结束语
现在不管是人民群众还是国家,对于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哪一阶段的学生都要有一个好的教育方法。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不单单只是学习教育,现在老师要做的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教书是简单的,可是育人就需要方法,提高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在如今社会,想要孩子们健康发展,首先要给孩子们一个健康身体和心理,因为小孩子比较敏感,所以一个健全的心理是需要老师家长们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周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亚太教育,2019:21-22.
(2)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
(3)林敏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