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力量训练对高中短跑运动员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下)32期   作者: 吴智威
[导读] 短跑是田径项目中一种距离短、速度快的运动

         吴智威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         325608
         摘要:短跑是田径项目中一种距离短、速度快的运动,在进行短跑运动时人体运动器官均是在大量缺氧条件下完成接近器官极限承受能力的周期性动作。踝关节作为人体的一个末端关节,在短跑运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无论运动员的力量有多强大,短跑时都要通过踝关节进行转换,通过踝关节与地面的作用将下肢力量转换为向前的动力,来完成爆发冲刺。因此,在进行短跑时,踝关节的力量作用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其它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根据相关数据,短跑过程中推动身体向前的所有力中有将近六成是通过踝关节完成的。所以,踝关节力量的好坏对短跑成绩有着决定性因素。而在力量训练中,许多教练员老师大都忽视了踝关节的力量训练,一是踝关节周围的肌肉群均为小肌肉群不易训练,另一方面则是高中短期训练效果有限,但踝关节的力量训练,对高中的短跑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其未来运动生涯的成绩走向,因此要注重高中运动员的踝关节力量训练,为运动员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短跑;踝关节;力量训练
一、踝关节对短跑运动的影响分析
         在短跑中,当小腿在大腿的下压下将脚掌推向抓地时,腓肠肌,特别是跟腱会积聚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以转化为推动身体向前的能量,这个过程是由肌肉以独特的方式完成的。而当脚掌着地时,踝关节的小肌肉群便会以离心的方式收缩,利用跑步过程中产生的水平速度,并且支撑身体的落地质量。当脚落地时的瞬间,腓肠肌和跟腱立即开始有力地伸展。当踝关节肌肉群的离心收缩力达到最大值时,肌肉便开始向心收缩,从而推动身体向前,并进入腾空的状态。离心收缩力腓肠肌的向心收缩力结合,便是推动身体向前运动地后蹬力。踝关节肌肉群的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之间的转换是非常迅速地,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脚掌落地时间仅为十分之一妙秒或者更短,后蹬时间约仅为二十分之一秒,当运动员落地和后蹬的时间越短,其短跑的速度便会越快。而这一过程均需要踝关节周围的小肌肉群来配合完成。因此,踝关节肌肉群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其配合过程的好坏,也就是短跑成绩的好坏。由此可见,踝关节的力量训练对一个短跑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高中运动员身体上还处在发育期,各肌肉的可塑性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一阶段对短跑运动员的踝关节进行必要科学的力量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利于运动员发展的[1]。
         二、踝关节力量训练的必要性
         除了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外,对运动员的关节进行有效保护也是对踝关节进行力量训练的另一重大因素。


         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教练员往往会更加注重大肌肉群训练的比重和强度,而忽视了一些比如踝关节这样比较重要的小肌肉群力量训练。踝关节的小肌肉参与着整个短跑运动过程,扮演着终端和枢纽的角色,并对短跑的成绩有着决定性作用。在训练和比赛中跑、跳、蹬动作的发力不完全,不仅影响动作效果,更甚至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有着危害。
         运动员的大肌肉在高强度的力量训练下会群发展得很快,而小肌群就会赶不上大肌群力量转换的需要,当不好枢纽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小肌群变回因力量不够,运动时受力过大,协调性不够好,而容易导致小肌群拉伤,进一步造成大肌群拉伤。甚至在一些高强度的力量训练后会导致肌腱和踝关节的损伤。特别是大肌肉群在经过大量的力量训练后会使得踝关节处的小肌肉群的力量显得更加弱小,踝关节能力更差、更脆弱。而这种大小肌肉群之间的力量比例失调,也导致了运动员在进行动作时关节之间很难完成完美的配合,过多的大肌肉群力量无法通过踝关节完成转换过程,用于短跑向前的冲刺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运动员在拼命练大肌肉群一段时间后,短跑成绩便不会再有明显的提高。而当大肌肉群的力量超过一定程度,打破了踝关节小肌肉群可以承受的极限时,运动员在去做短跑动作时很容易造成踝关节的永久性损伤,甚至结束运动生涯,这对运动员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2]。而加强踝关节力量训练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大小肌肉群力量相差过大的情况,从而情况减少和预防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关节损伤的发生,同时加强踝关节的力量训练,也是短跑运动员提高自身竞技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常用的踝关节训练方法
         踝关节的力量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中运动员日常训练中要高度重视,可以采取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原地提踵、负重提踵、原地单足纵跳、台阶跳、小步跨跳、高低台跳深等,加强对运动员踝关节的力量训练[3]。
         结语:加强高中短跑运动员踝关节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关键训练部分, 也是降低和预防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过程中受伤几率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在日常训练中切实做好对运动员踝关节的训练安排。
         参考文献:
         [1]张瑞. 非稳定状态踝关节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的影响研究[J]. 拳击与格斗, 2019, 1000(020):61-62.
         [2]李满媛, 李满. 试论踝关节力量在田径短跑中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J]. 越野世界, 2019, 14(005):80-80.
         [3]张新鑫. 短跑专项力量训练模式对体校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实效性分析[J]. 田径, 2019, 1000(010):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