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浩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中学 516157
摘要: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让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鉴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语文阅读像一把钥匙,他可以打开学生们心灵的窗户,通过阅读,使学生感知外面的大千世界,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对学生未来身心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好奇,想要探索与众不同的世界,语文阅读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效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理念陈旧
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多年前,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教学活动仍然以考高分、升学为目的,这显然不符合教育的初衷,因而初中阅读教学效果不佳,虽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未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意图所在,教学理念比较陈旧从而影响阅读教学的发展。
2、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教师以教材为依据,阅读教学往往是学习一篇讲解一篇,虽然教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任何益处,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限制,学生并不能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这种模式下学生最多的任务是背诵,虽然对于考试、升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非常不利。
3、阅读教学缺乏情感因素
当前的初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缺乏情感因素的问题,教学方式已然程序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阅读的兴趣被慢慢消磨,其实阅读本该是一件享受乐趣的过程,是和作者情感交流的过程,通过阅读来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跨越时间、地域的界限来进行交流。但当前的阅读教学,教师过分注重文章结构、中心思想、优美段落等等,缺乏情感表达的因素,学生并不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对于文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补充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和眼界的拓宽。过去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资源非常有限,主要是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当中涉及到的经典文本。有限的教材是无法覆盖无限语文知识的,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拓展和创新。
于是新课改高度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强调在教材教学的同时,为学生补充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给学生获取丰富的资源带来了便利,不过网络平台上的资源有好有坏,利用不当会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于是教师要做好资源的补充和筛选工作,合理增加教学容量。
例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时,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收集整理和古诗有关的背景知识与诗人的人生经历,补充背景信息资源,以便让学生在深入学习当中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巧设问题情境
以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枯燥单一的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很少有参与机会,师生之间更是缺乏有效的互动,很难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思维。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教师必须要转变这种教学局面,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思路,利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答,迸发出自由的火花,促使学生动起来,融入语文课堂学习之中,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比如,在教学《春酒》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提出几个与之相关的小问题,如,琦君多次在心灵深处所要寻找的那一方家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文章中她利用了哪些回忆内容抒发自己对家园的思念之情呢?一杯春酒一种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用哪三杯寄托自己的深深情感呢?利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寻找与之相对应的答案,并总结出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深入品味文中的人情美,充分感悟人情中和谐风俗美,使学生积极主动走进课堂学习中感受温馨美好的家园,以此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把握文中思想情感。
3、鼓励自主阅读
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忽略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教师通常都是采取“填鸭式”教学,单方面将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重视,更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及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合作水平。除此之外,为了提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协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和脉络。
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章的结构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读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可让学生对比文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全面体会百草园的乐趣及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情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课文的核心主旨,深入探究鲁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讨论完后,各小组可以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教师再对各个小组的结论做最后评价。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总结课文内容,一定能深入理解和掌握这节课所学的语文知识。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重视对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维护,加强教学设计的质量。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融入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语文阅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司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技法探究[J].课外语文(下),2018,(12):33.
[2]龙大洪.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