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敖正江
[导读]

         敖正江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镇中心小学          552402

         摘         要:现阶段,有部分教师还是运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生成性资源开发与运用效果显著降低。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成性资源;开发;运用

         教师需要了解目前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对生成性资源实施归纳与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重视对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促使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可以促使教学目标高质量和高效率完成的教学资源被称作是生成性资源【1】。从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状况来讲,因为较多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有待提升,生成性资源开发和与运用在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对学生来讲,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学习状况与教师教学质量有密切关联。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组织人员,需要对课堂教学秩序实施全面的调控,若是不可以就不能灵活地运用生成性资源。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降低学生的依赖心理,保障教学质量,提升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运用对策         
(一)积累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有两个层面上的潜在性意义:首先,资源产生是动态过程吗,也就是动态性质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学展开过程中出现的,并不是预先设定和计划出的。从上述角度上讲:生成性资源和传统教学资源有所区别,可以在教学之前就明确其用途,其是偶然和随机出现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同把控。加之,资源作用产生的结合具有生命力和生成性。课堂内生成资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创造较优的教学分为【2】。教师与学生不但重视技能和知识,更能够一同创造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生成性资源,对字眼进行积累,保障教学质量。
(二)提升教师授课水平
在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师群体中,虽然大多数地教师都具备较好的素质,可以开展合理教学,但也有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既不能够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也不能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实际情况下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学习语文,难以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归结起来,教师的教学能力往往与其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利用情况成正比,如果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能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那么就可以较好地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强,那么也就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想要合理地对生成性资源进行开发、运用,就必须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3】。


(三)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的出现,势必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具体的问题内容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简单且有固定答案的问题难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并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勇气和决心,并引领学生寻找写作中存在的众多乐趣。比如,在教授学生《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视频的观看,同学们可以发现影片中都存在哪些神奇的地方?”,“如果你能够拥有一件法宝,你希望这件法宝能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哪些科幻元素?”,运用提出问题的模式,将学生好奇心激发出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营造轻松教学氛围         
   由于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需要通过营造创新氛围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参与到学习中来【4】。运用生成性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将重点知识传达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那一刻,我长大了》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抽签来选择本节课的“体验教师”,下面同学作为评委,教师会将事先做好的课件交给“体验老师”,在熟悉课件内容后便开始上课,课堂中“体验教师”可以向台下的同学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学生们要对“体验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一番讨论,同时也可以反问“体验教师”这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方式,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培养起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前的小学教育也逐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其中,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逐渐与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进行结合,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可以将古诗词在情境教学中被还原,就通过很多的信息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创造出更为直观的教学敬请,使得学生们可以更为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古诗词中的所感所想。例如:在教授《暮江吟》这首古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现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降水之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最可爱的就是那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就像一颗一颗珍珠,郎朗新月形状好似弯弓。”教师通过将这样的画面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为学生们创造出具有画面感的教学情境,同时,还可以添加一些舒缓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们进入到情境当中,进而加深对于古诗词的理解【5】。
结束语:
  综上,在对小学阶段语文课堂内生成性资源实施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运用措施,教师需要重点积累生成性资源、提升自身授课水平、激发学生兴趣以及营造轻松教学氛围,从而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教学效率,百利无一害。
参考文献:
[1]程晶晶.初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中外交流,2019,26(13):396.
[2]李春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语文课内外,2020,(19):111.
[3]何小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中外交流,2017,(37):278-279.
[4]王天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 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考试周刊,2017,(63):72.
[5]郭剑.试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中外交流,2018,(52):3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