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松原市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 138000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需要学习者本身的内化才能进入其认知结构,才能真正意义上为学习者所拥有。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则会产生内在动机,当问题解决,动机就会逐步消散,表现为一种愉悦的体验,由此可见,问题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最好素材,问题是架构于新概念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使他们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
高中数学中逐渐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们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使用。教程中的抽象问题太多,学生们没有及时了解。对于这些问题,情景喜剧是通过将深刻的数学知识分解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使学生快速了解记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快速方法。
一、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
教师在进行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加入相关的概念教学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教学对于高中数学的重要意义。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情境中,教师可以提出与数学概念相关的情境问题,将学生带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情境中,在高中数学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在学习教学课堂中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对于高中阶段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的创设相关的概念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高中阶段数学带来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概念教学情境中的学习氛围。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的理解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教师就要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概念教学,长时间的对学生进行高中阶段数学概念的引导,随着概念教学的进行,高中阶段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这样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自身的数学素养都能够在数学概念教学的情境中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师在创设的概念教学情境中,可以引入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数学概念,学生能够在概念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概念的基础知识处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
例如,教师在设计高中阶段的概念教学时,要积极地将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在概念教学情境中得到调动,这样,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数学素养都能在数学概念情境中得到提升。比如,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中“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现实生活的数学概念教学。“集合的定义是,将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放在同一个地方就是集合”“这个共同的事物叫做集合中的元素,并且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之间都是确定的,互相之间互不相同”,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创设一个贴近实际生活的高中阶段的概念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在“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学课堂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这样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数学素养也能够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得到显著的提升,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来提高“集合的概念”的理解。
比如,世界上存在很多的动物,“哺乳类的动物”就可以看作是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老虎,狼,老鼠,鹿,猴子,斑马,狮子,熊猫,长颈鹿,狗,猩猩”“脊椎动物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集合”,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有“圆口类的动物,鱼类动物,两栖类的动物,爬行类的动物,哺乳类的动物”,在这个集合中,“哺乳类的动物就成为了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在这样的现实举例中,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概念情境教学的魅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这样,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素养都能够在数学概念情境中得到显著的提高,激发起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课程中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培养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素养
数学的眼光主要表现为数学抽象,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抽象情境的素养就是直观想象。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是“三会”的基础。数学抽象源于认识现实世界,直观想象是实现数学抽象的思维基础。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要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探究情境进入想象的思考,进而动手演练,最终通过符号运算、推理、建构模型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事物的本质。以“课标”中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到了函数概念的表示,它强调用函数描述一个变化的过程。而在高中的教学中,则强调函数是实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教师在讲解函数概念的过程中要通过创设问题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在函数的定义中会由初中的“变量说”到高中的“对应关系说”。例如,可通过列举一些复杂的函数模型,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领悟,就会发现初中所学函数概念的局限性,进而上升到理解函数定义的“对应关系说”。再以立体几何中正方体截面探究为例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并运用一系列由简到难的“问题串”,引发学生去深刻思考,积累数学探究经验,通过具体情境提升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中提出问题:(1)用切割机将一立方体切割为两块,那么该立方体的截面将会是什么样的?(2)如何产生多种截面图像且进行分类?(3)进而提问,可以截出几类三角形、四边形?最后过渡到进一步探究能否使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问题。是否存在截面边数超过6的可能性?如此进行下去,即可步步引导学生按照切面图像的边数进行分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观察切萝卜块这种实际的动手实践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而动态地展示各种可能的截面。
三、利用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数学故事给学生带来数学的乐趣和历史,使他们能够积极学习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在解释数学概念时,可以通过引入数学家、数学故事或数学经典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学校的数学老师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概念来导入函数的想法:在威尼斯最著名的水城有一个摩洛哥广场,广场的尽头有一个82米宽的教堂,许多人在那里玩着一个空的空间,黑色条纹使他们的眼睛眨着眼睛,从1896年广场的一端开始,挪威的一位生物学家就通过收集和分析来解开这个谜,并解释说,每个人由于人类的习惯而采取的一个步骤可能比用另一条腿延伸的步骤稍远一些当两个步长之间的距离为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时,步长与圆半径y = 0.14/x的关系,高中数学老师可以结合这种情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控制参数与函数中变量的对应关系。
结束语
总之,教师是对教材进行创造的实践主体,通过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数学概念,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繁难的数学概念更加生动有趣,让抽象的概念教学更富有张力,让教学走向自主与开发.在与各种问题情境的对话中,也让自己的视野不断扩展,让自己的专业不断发展,使自己的价值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亚.“问题链”创设情境在高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教学中的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20.
[2]陈高峰.春风绿大地巧问浪花溅——例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4):2.
[3]张明东.探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5):41.
[4]裴园园.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导学,2018(25):87.
[5]庞华.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