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小学,湖北 石首434413)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切身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让学生在实践当中积累经验,开阔视野,如此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更多的素材,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们去发现和收集生活中的趣事,使得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
关键词:生活化背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当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使得写作这件事情成为了流线式的作业。学生所写出的作文不够真实,缺乏个性和童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不到乐趣,逐渐对写作产生厌烦的心理。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言之有物,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本文将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讨论和分析。
1 留心生活,捕捉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小学生作文所表达的思想观点以及抒发的感情都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生的生活较为丰富多彩,而且课外活动也较为丰富,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生活中的素材可以灵活运用到写作当中。为有效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随时记录下来,为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捕捉素材的能力。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写日记,培养学生们观察事物和对事物进行分析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引领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社会进行接触,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周围的人和景物,让学生用耳朵听生活中的声响,例如,蝉鸣声碗筷碰撞的声音,这些声音是生活的脉搏,学生通过感官去和世界进行接触能够摄取更多的素材,让自身不断被充实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带领学生们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捕捉,是开启学生写作的第一步。
儿童的智力在小学阶段是发展的高速期,但是学生的内控力较弱,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多对生活进行观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组织学生们进行演讲比赛,让学生们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后,写读后感。通过组织学生们实践来带领学生发现写作的乐趣,班级也可以定期举行信息交流活动,让学生们和同学交流自己所收集的写作材料和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如此,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全体同学的写作信息。进而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文章,进而让学生的作文更富有生活气息。为了增强学生的写作的自信心,教师需要为学生们的作文写下表扬的批语,或者是当众表扬学生们所写的文章,激发学生对留心观察的欲望。在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学生养成随处留心观察的习惯,可以增强自身收集素材的能力,积累写作的材料。学生积累的丰富材料会让其在写作的时候体会到文思泉涌。
2 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章典范性较强、文笔优美,是教师用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最佳范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些课文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文了解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文章进行阅读。对于一些文笔优美的文章,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记忆和背诵,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接受语文的熏陶,体会布局的韵味。通过对文章进行仿写,提高写作技巧。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需要布置相应的作文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对优雅的词句进行积累。
学生想要做出一篇出色的文章,不仅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而且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和优雅的语言对素材进行表述。如何让学生们完成对优雅语言和词汇的积累呢?需要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带领学生摘抄课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对于一些技巧性较强的词句,例如,排比句、比喻句,给学生们布置仿写的任务。这种日积月累的练习会让学生们在写作方面受益非浅。
3 引导学生开拓写作思维
小学生在写作时对事物的描写过于单一和普遍,而且他们的写作思想也比较统一,所书写的作文,缺乏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种作文往往会给人一种生硬乏味的感觉。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写作更加丰富多彩,需要打破学生生活的局限性,打破学生对事物所带有的固定思维,鼓励学生多对生活进行挑战和创新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体验,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针对这些教育问题,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大胆创新,不要局限于固有的写作状态。当中,不要在作文中敢于直抒胸臆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扩展自己的思维丰富自身的体验,例如教师向学生们布置一篇以幸福的瞬间为主题的作文。很多学生在读题的时候会联想到父母同学教师给自己带来的幸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多个方向进行思考,例如题目所指的幸福的一瞬间,是我们通过帮助同学为同学带来幸福,通过努力学习为教师带来幸福,通过懂事孝顺父母为父母带来的幸福。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走进生活,认真观察自己的努力是否为身边的人带来幸福。带领学生们学习写作景色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对景色的描写更加真实,可以鼓励学生们走进学校观察学校的情况,感受学校里美好的景色,这种景色不局限于对风景的描写,也可以描写人文、知识和关爱这些情感方面的内容。这些情感也为景色增添了一份美好。
4 作文主题贴合生活
为了帮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更好的应用生活中的素材教师,可以针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来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写作,例如在开学的第一天。学校通常会组织全体师生一起观看开学第一课。教师可以借助这个活动为学生们布置观后感,鼓励学生们根据开学第一课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对作文进行写作。学生们刚对开学第一课进行学习,所以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会有更加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体验的作文,才能够打动人心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所以教师所选取的作文主题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增强学生对作文的代入感,如此可以杜绝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胡编乱造的情况。当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一些能够激发学生们想象力的作文主题,例如,30年后的学校。鼓励学生们天马行空的去想象30年后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由于学生每天都在学校里上学,他们对学校的感情较为深厚,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有针对性的想象和表达。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行合一,鼓励学生将知识和生活实践有效结合,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脱节。学生在生活学习当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主动和实践进行联系,教学的效果会事半功倍。所以需要锻炼学生主动学习写作的能力,如此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直抒胸臆,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尕智吉,吴才道吉.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之外——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
[2]颜缘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9(8).
[3]李倩慧.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