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琳
辽宁省鞍山市第二十六中学 辽宁 鞍山 114000
初中的语文课教材中,文学作品通常以抒发情感影响来表达思想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以作者的情感表达而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语文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充分挖掘语文中的理性思维内容,使之完全融合到初中语文的教材中去,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初中语文的真实性和理性。
语文教育以文字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思想精神世界。语文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文字表达、情感表达和思想表达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语文课堂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促进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选择了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下面我将通过课堂设计来展现理性思维在我们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1.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地听讲这节课的文学作品,并从中感受和体验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
2.能随着老师这节课讲解把自己带入到这一语境中,并在其中找到与自己的共鸣之处。
3.从这篇文章中学习文章的真实性和理性思维,加以总结提升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课文《背影》的思想感情以及中心思想的理解。要运用理性语言进行分析,有自己的理解。
2.深层次的理解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并且全面的理解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有关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并且制成相应的课件。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起好自己的组名以方便进行讨论交流,上台展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单元标题
1.欣赏相关录像片段:《背影》相关视频
2.通过教师提问、同学之间的讨论,再由学生来回答,引出单元的课题以及重点:音乐中的美育应用。
3.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们谈谈对于这篇文章中理性思维的理解和感受。
(二)正入主题
1.请同学们通读文章,用自己的理解感受其中的情感。
(1)观赏《背影》的创造背景和时代背景,播放关于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提问:同学们感受到了其中什么样的情感?
面对父亲的离开,望着父亲的背影,作者的哀伤、心疼,体现了一种悲伤的美。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的创作,通过散文的写作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爱、思念和感恩。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2)导入本课主题——语文教学中的理性思维。作者在描述父爱伟大的同时,也写了具体的实际事情,就是买橘子,他与父亲已有两年多没有见面了,那时候家庭发生了变故,亲人离世,经济亏空,家庭生活困难,可在作者的父亲离开的时候还是给作者买了橘子吃,这是真实的事例,不空洞、不苍白。家庭环境已然如此,可父亲依然拿出钱来给作者买橘子吃,这是感性的爱又是理性的关怀。
(3)文章创作背景介绍: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也没有了工作,作者和家人遭遇了双重打击。办完丧事后,父子两人一起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并给作者买了橘子,在目送父亲离开时那个背影让作者十分心痛,使人动容,不能忘怀。于是作者写成了文章,方便学者阅读并学习。
(4)讨论分析歌曲的内容、音乐特点及历史作用。
A. 文章分析:
第一句:文章开头,作者写“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话,一个个铿锵有力的汉字,等无一不在表达着父亲伟大又深沉的爱。这句在全文是总括的作用,奠定了全文的总基调和大方向。
第二句:“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父亲还亏了空”这短短几句描述,就将作者的家庭状况交代的一清二楚,严肃的表明了文章的真实性,在引发学生感性共情的同时,也引发同学们的理性思考,从家庭变故这一点上,就表明了文章的理性思维的应用。
B:文章描写手法的作用:作者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记录这篇文章,来表明自己的核心思想,散文是一大文章存在的形式,这样的文章有可读性,有观赏性,极其容易引发同学们的感悟与思考。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生活条件艰难,人民困苦,这样的状况可以警醒当代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意识。
(5)听赏相关作品
思考:在听赏过程中,通过联想,你头脑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或场景,它引发了你怎么样的情绪?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可以。这说明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基本内涵和表达的情感。现在就让我们来详细的理解分析一下这篇文章,下面请大家先根据段落内容来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明原因。
学生发言。
教师:下面请大家来思考另一个问题。
这篇文章是通过一些怎么样的修辞手法或者表达手法来表现内容的?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这非常好。通过刚刚大家的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仅要有深层次的内容,还要有对应的表达手法。下面请大家把已经感受到的思想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朗读
(播放相关视频,创设相应情景。)
教师评价。
学生再次同声朗读。
教师评价、鼓励。
六.小结、点题
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感受,也从中学习到了理性思维,这篇散文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有非常典雅文质。这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所蕴含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需要我们去学习,更是通过白描作为文章通篇的写作特色,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这都是文学中的理性知识,需要我们学习并使用。并通过多种层面来描写了父亲的背影,通过不同角度开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
七、课堂讨论
1.通过对作品的欣赏,结合自己已有的欣赏经验,你认为在还有什么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理性思维?
2.欣赏有关的文学作品,来谈谈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感悟?
八、总结
立足真实,呼唤理性,是我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语文是具体的、形象的、有标准的,并非自说自话,并非胡言乱语凑字数,学习语文也需要我们立足于真实情况,把语文中的理性思维提炼出来,并运用理性思维来学习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