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霞
淄川区北关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1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质量不等的文化碎片充斥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这对正处于学习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国学经典是历代文人墨客在历史长河的涤荡中留下的对世界问题的看法,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国学经典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融合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不同于幼儿园与初中阶段,其间,学生的认知与心理虽不是很幼稚,但也不成熟、亦不叛逆,即其不论对于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皆具有着严肃、认真、毫不怀疑的态度或者潜力,因而,能得以对其的文化修养、人格品性发生重要良性影响的国学经典教学也当在此时期融合着语文学科教学得到关注与渗透,以奠基与定位学生一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
一、国学经典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
国学是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断洗礼,突破了时间对其设置的种种考验,最终留存下来的文化精粹。虽然当前全球文化呈现一体化趋势,各国文化相互融合,但是国学依然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促使其形成高尚的品格,并感受到国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学教育也是一把可以打开小学生心智大门的钥匙,能够丰富其文化知识积累,促使其逐渐形成较高的文化品位。
(二)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以伦理道德为本体的国学经典涵盖了历代祖先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并代代相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及国学经典教育,能有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和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整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国学经典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阅读国学经典,提炼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经过长时间的锤炼,至今有很多国学经典需要我们教授给学生,学生通过熟读国学经典了解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同样在国学经典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受到祖国文化魅力的感染。不论在平时还是在考试考核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多少国学经典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必要的时候我们会要求孩子和家长一起通过阅读了解我们的国学文化。如在吟诵《三字经》中的相关内容时,同学们所能自动感受到的除却齐整的语言韵律之外,还有其内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如吟“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吟“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等时,依据在课堂上对其意义的理解,同学们则会再次伴随言出其口感知其意义,并将此意义中的“学”与“孝”自然地渗透进自己的意识与价值观内。
(二)深入研读国学经典,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对人们的现代生活有重要影响,也能帮助人们净化心灵。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严以律己的思想品质。通过诵读、讲解、谈话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传统经典文化内容,增强学生对文化内涵的认同感,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的各环节中来,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情境教学作为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情境重现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中的场景进行还原,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经典古诗中的人物情感,提升课堂的国学氛围。同时,基于学生年龄小的特点,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有帮助,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这一手段,能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国学知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紧紧围绕着教学大纲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并利用参考书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分析和解读。多数教师会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主观意识开展教学活动,认为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非常简单,很少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教学内容主要以拼音、汉字、组词、造句、阅读和写作为主,符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但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色彩。实际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局限小学生的学习思维,会阻碍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国学知识,在拓宽小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促使小学生感受到国学的魅力,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学习国学知识。
(五)贴近生活弘扬传统文化
俗话说,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诗人所写的词句也是在经历生活的各种情感后的感悟,用诗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让自己的心灵有了归宿。同时,古诗词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将古诗词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人的情绪,为塑造三观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长歌行》中的著名语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获得全新的生活感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教师不仅要正视国学经典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时还应该积极探索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方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通过国学经典的优秀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杨春红.探讨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J].中华少年,2019(33):129+132.
[2]周秀琴.有关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教育的探讨[J].新课程(中),2019(10):264-265.
[3]尚芙蓉.试论国学经典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探究[J].新课程(上),2019(1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