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延菊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格尔木市实验小学 816099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是小学生未来学习必须要掌握的条件之一。同时学生基本素养的发展也离不开课后练习。在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在小学时期要掌握丰富的阅读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点关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为了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在课后练习中积极培养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语文综合学习中获得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能够将课后练习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当中,将课后阅读当做自己学习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本文根据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提出相应教学措施。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资源;小学语文;阅读活动;核心素养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知直接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时语文学科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思维性,优质的语文教学能够为小学生带来良好的核心素养。如今,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止步于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促使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教学模式也因此诞生。拓展课后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与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相结合共同提高学生核心素质,保证小学生能够综合发展。因此,现如今鼓励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的教学任务。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阅读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在课外阅读方面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1]。首先在学校教学课程内容方面。在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教学思维路径,能够为学生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学课程资源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校园内部的实际教学环境,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思路,让小学校园内部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使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有创造性。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中小蝌蚪的形象“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为学生播放小蝌蚪在水中游玩的场景,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和图片来直观感受到小蝌蚪活泼可爱的样子。在小学语文教材方面,教师要充分开发资源。比如像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独特的山水环境就可以成为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课程中,教师可以现为学生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去寻找苍耳、蒲公英、豌豆等植物,不光是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这些植物的外形,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到各个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品质。
其次,教师还要学会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因为社会资源本身具备的实践性,小学生可以在课后实践过程中获得未曾了解的知识,最终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高语文素养[2]。首先可以利用风土人情资源能够让小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些有关风土人情的书籍内容。其次就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余积极展开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多样的汉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搜集发现的错别字,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日后会减少错别字的使用,提高规范性。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拓展语文知识积累,加强观察能力。当小学生掌握的汉字达成一定量时,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最终语文素养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开展定期阅读活动,调度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对活泼好奇的小学生而言,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同时也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3]。为了能够将课外阅读活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落实以下几点:首先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为小学生订购丰富的课外阅读书籍,在班级内部设置图书角,这样学生在班级就能够随时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拓展阅读。其次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将课外阅读加入到教学课程当中,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最后,在课堂教学之余,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像文章朗读大赛、作文欣赏班会以及课外知识竞技比赛等。例如:每个星期教师都要在班级内部举办一次古诗词主题的班会,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更加感兴趣。很多学生都会在阅读之后自然而然地积累到很多古诗词知识,在不知不觉间就加强了自身的语文素养。这种方式不但能够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长期保持一个高昂的阅读兴趣,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终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三、加强与方法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实现终身学习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积极为学生安排课外书籍阅读活动,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4]。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道路铺设基础,教师要重点传授学习方法,不能只灌输理论知识,在重点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有很多,阅读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外阅读的质量。针对不同的书籍就要选取不一样的阅读方法。首先,浏览法能够让小学生在能力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更好地展开阅读。适合浏览式阅读的书籍包括:能够快速查找到自己想要内容的资料性书籍、蕴含丰富道理的故事性书籍。其次,摘抄法也是小学生快速记忆知识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晦涩难懂的书籍,学生利用摘抄法能够对书籍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最后除了以上俩点阅读方法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精读法和跳读法。总而言之,不管哪种课外阅读方法都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加强自身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小学语文课后阅读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事业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创造性,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结合身边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拓展自己的眼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最终多方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实.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35-36.
[2]马文平.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家长,2020(24):82-83.
[3]张颜青.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5):67-68.
[4]乐吉温.以课后练习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19(1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