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整本书的阅读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黎少珍   
[导读] 读书是人生阶段中必不可少的

        黎少珍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
        内容摘要:读书是人生阶段中必不可少的,读书就要从从孩子抓起,孩子从小就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整本书的阅读策略指导尤其重要,本文就是对小学中高年段整本书的阅读策略的初探。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是人一生中一件最基本的事,而且用功读书开始要早,孩子从小就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读书、整本书、策略
        小学阶段随着孩子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的提升,阅读的要求也从低年段的片段阅读过渡到中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通过阅读整本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探寻适合的阅读方法。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我运用以下策略进行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能够有效地以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一、解读书名、了解作者,初步把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孩子手里拿着一本书,从何读起呢?首先教会孩子从读书名开始。因为书名就是文学作品的标题,书名都是一本书的精华,它是别出心裁的,简明精炼,并与主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一本书的灵魂,读懂了一本书的书名那这一本书大致的主题、内容我们基本上已有所把握。在读书名的时候,还教会孩子从书名的关键词着手,让孩子掌握抓住关键词提问、猜测等,这样有利于对书本的理解和阅读的提升。
        读一本书,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越了解作者的经历背景往往越有助于你深入思考这本书的一些观点。
        解读书名、了解作者,只是一个小步骤,但却就能够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性更强。
        二、提炼问题,探寻答案,整体把控整本书的内容。
        一本书内容多,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重点呢?我觉得在解读书名、了解作者,初步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书本内容的总体把控也相当重要。我们可以指导孩子把自己了解到的书本的内容提炼成一个阅读问题,让阅读问题线贯穿在整个阅读中,从而成为这本书的阅读指南。
        如何指导孩子提炼问题是十分关键的,首先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结合主要人物的经历与性格特点进行提问,二是结合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提问,三是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提问。然后指导孩子对自己所提出来的问题进行筛选,提炼出几个关键问题指导阅读。
        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我让孩子提炼好阅读问题,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这个阅读问题: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的阅读始终围绕着这几个问题而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指导孩子为每个问题做答案清单,把找到的相关答案以提纲的形式列成清单,然后再进行归纳整理,当把几个问题整理下来后,孩子们已完成一次与书本的美好的相遇过程,从而使得孩子们能够比较全面地去感受整本书的内容。提炼问题,为孩子们的整本阅读制定了计划,让孩子的阅读变得有目标有计划;探寻答案,是一种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的阅读更具实效,真正而又实在地为帮助孩子们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聚集情节,运用方法,深入品读整本书的细节。
        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我们还要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分析好故事的情节。故事的情节会有着一定的联系,它会有一条绕过贯穿在整个故事中,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只要聚集情节,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这样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读懂作品,有助于开展整本书的阅读。
        在指导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把在阅读课堂中学到的:提问、预测、想象、联系、批注、摘抄、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细化情节图、查找资料等等的阅读方法,也恰当地运用在整本书的阅读中。让孩子切实掌握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取合适的材料,运用适宜的方法,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深入品读整本书的细节。在指导孩子整本书的阅读中,注意与孩子已有的学习经验紧密联系,引导孩子根据阅读需要,自觉运用之前学到的阅读方法和已经掌握的阅读策略。可以一边预测,一边提出问题,看看上下文中有没有自己想要的答案;读到一些触动自己的文段时可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触;阅读时,也可以对具体 的情节或人物做出评价。
        当孩子们运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聚集情节,关注细节,把整本书的阅读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这样孩子们的阅读将更实在更有效。
        四、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感悟领悟整本书的内涵。
        阅读书本时,当孩子们能够整体地把握整本书的内容时,我们还要引导孩子们对书进行再次阅读,这时应该让孩子从所读的内容继续想像,联想到更多的事物,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因为想得更多会对书的理解更为深刻,让孩子们更好地感悟书中的情感与内涵。这样的联想具体的操作也可以按照上面提问,找答案的方式进行。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可以活跃孩子的思维,还可以加深孩子对书本的理解并能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整个指导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自问自答或相互回答,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关注感受,自由表达,真实刻画整本书的感受。
        当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时,我们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一是让孩子们聚集情节,画人物关系图;二是让孩子们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故事的内容,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展示也自己的收获;三是让孩子写一写读后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当中人物的感受;四是制作好书推荐卡或阅读记录卡,来表达对这本好书的喜爱之情。当然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收获的方式还有很多,不管什么表达的方式,只要能够将自己的对阅读整本书后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就最好的表达方式。
        整本书阅读教师只要做到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引导孩子们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地去进行阅读,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探寻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的阅读成长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好、更扎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2] 刘飞. 小学语文关于整本书的阅读 【N】 辽宁:课外语文·上,2017—06—02 .
        [3] 吴欣歆. 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第一版) 【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
        [4] 吴建英. 整本书共读:播下最美妙的种子 【M】. 福建教育出版社编著,2017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