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慧敏
威海市温泉学校 山东省 威海市 264200
摘要:高阶语文思维对于小学生有效的获取外界信息以及对于信息的处理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阶语文思维能力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教师应摒弃填鸭式教学,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独特的思考中体会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自身的高阶思维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高阶思维;语文课堂;小学生;培养
前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需要从语文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予以适当的帮助,可以协助学生适应新课改对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要求。本文结合了笔者的教学经验,从多个方面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用情景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授课中,学生们更多的感受到理论的枯燥乏味,因为阅历的不足,他们不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更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普及,语文授课的形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为创立直观的教学情境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的事物有比较强烈的吸引力。而与此同时,多媒体设备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形象事物的好奇心,比如多媒体设备可以提供视频和背景音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同时在情景教学的实践中,体验教学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饰演课本任务,他们可以从中收获不同的情感体验。而情境设定的既视感可以辅助学生们领悟语文的魅力。学生因为年龄较小,经验不足,他们的好奇心和表达欲都是比较强烈的。所以教师只要提供了一定的展示平台,并予以鼓励,学生就可以自主地积极参与角色演绎的活动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更加具体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由此高阶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锻炼。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时,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结合关键词句能够初步感受到榕树的茂盛以及大榕树上百鸟齐飞的热闹场面。但是,这种感受并不鲜明。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场面,带领学生来一场“实地考察”,看到无数大榕树的根垂直于地面时、无数的鸟儿盘旋飞舞在榕树上方时,听到鸟声不绝于耳时......学生纷纷发出赞叹声、惊讶声。教师顺势提问“此时你感受到了什么?”并及时追问“除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到处还有什么?还有的鸟儿在干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课堂气氛肯定会活跃起来,学生不仅发挥了想象,也能置身其中感受当时群鸟欢腾的情景。
二、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对于外界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的,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枯燥无聊的,他们的思考意识就得不到提升。即便是由于作业的形式,让他们写一篇带有自己思考的文章,即便是写出来了,读来仍然乏味。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培养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让自己的表达具有逻辑性。
而思维导图是一个有助于发散小学生思维的方式,它是以树状图的形式来展示思维的整个过程,清晰明了,易于被小学生接受,而思维导图的制作也比较便捷,对于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性。小学生们要想创作出一篇带有自己思考的文章,就必须要先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对事物的本质有一定的思考,能够积极主动去进行探究。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思维导图辅助,他们能够更加清晰明白自己发现的是什么,能更有逻辑性探究其内在本质。当自己的疑惑得到解答,他们会回顾整个过程,会有强烈表达欲,会带着真情实感进行写作,从而写出一篇篇可以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如果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理清思路,记忆相关的内容。经过日积月累后,他们的知识储备不断增加,文化修养也得到提升,再加入适当想象,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草船借箭》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带领着小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文章的内容,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解决问题,诸葛亮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哪些条件?为什么这些条件尤为重要?从结果上看,诸葛亮成功了吗?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问题,协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步步深入,对文章的逻辑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能够通过分析思考,提升自己的高阶思维能力。
三、采用探究性教学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而想要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就应该把学习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兴趣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被有效调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进而可以让学生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有初步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迫接受,而是自发推进,这会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感受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推进探究式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巧用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和学生进行充分互动,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让学生能够自发加入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了学习的内驱力。
讨论是课本学习中常用且有效且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方法。这样的形式对于学生的协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同时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显著的提升。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探究性学习完全以学生为主,他们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因为语言问题大多都是开放性的,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可以从自己认为可能是正确的角度出发,充分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然而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讲述的内容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学生在学习完教师授课内容后,在心里难免会有其他的疑问。在基于较为成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前述内容上,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会勇敢的在课后进行提问,这也会是探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效之一。这一现象也需要教师多加关注,有意识的将部分时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得提出问题。因为个体的差异,学生的问题会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多个角度对讲述内容进行分析和深入,以便在课堂能够自如应答学生的提问。而在回复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适当角度进行分析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对答案的探究,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中的糟粕,应用多媒体软件,大胆得尝试自己的想法,从多个角度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这也对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文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教师需要用自己文学知识回答学生的问题,协助学生培养自己的高阶思维能力。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快速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章秀燕.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164.
[2]李玉花.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J]. 中外交流, 2019,(21):366.
[3]李玉宁. 关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 中外交流, 2019,(2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