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梅
广东省普宁市里湖镇庵埔小学,广东 普宁 515341
摘要: 俗话说‘先成人,后成才’,对于小学孩子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是首位的,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落实德育教育渗透,做好德育教育渗透,让每一位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本文意在从多方面重点剖析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体分析如下。
研究背景:
首先,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心正在发育状态,正在接受新鲜事物,正在形成特定的思维、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面对外来的事物和思想处于一种高度包容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他们正是极度需要正确的思想、正确的处事态度、正确的教育案例来引导;其次,在高速发展、文化冲击极其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小学孩子进行德育教育,进行理想信念以及引导小学孩子学习中华文化培养他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小具备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是极其重要的;最后,理想信念是每个人的精神食粮,是支撑每个人拼进全力奋斗下去的有力支柱,是孩子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基石,所以再次应证了德育教育是无比重要的,更甚者会说它比文化知识还重要。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六年级、德育教育渗透
一.当前小学生德育教育渗透的现状
(一)教育观念上根深蒂固的思想偏差
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历史中,一直存在把成绩奉为教育的重点,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还是学校,大部分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最后成绩的取得和分数的得失,往往不重视或者忽视德育教育,比如从之前拼高考的一分到拼中考的一分更有甚到现在的拼小升初的一分,在这种大前提大背景下,德育教育早已别抛掷脑后,总是以“先把成绩搞上去”来推辞德育教育,以至于现在实行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未能改变这种偏智育轻的与的教学现状。这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加大了难度。
(二)德育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和形式化
现在学校进行的德育教育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大多数就是直接每周拿出一到两节课进行专题教育,让学生死记知识点、硬背知识点,熟悉一些道德规范准则,然后要求学生以书面或者考试答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用答题效果或者书面好坏来评价学生道德素养的高低好坏,这种教育形式和评价手段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学生们道德素质究竟好与坏的本质并没有探索出来,不仅如此还让很多小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思想价值观,认为所有的东西不需要真正理解,只要背过会做题能拿高分就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对于德育教育的渗透是非常不利的。
(三)德育教育内容脱离现实情况
在现阶段德育教育的内容来看,德育教育一方面内容过于单一和形式化以外还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德育教育的内容脱离现实情况况,也就是说现在课堂上进行的德育教育都规避了社会上的敏感点、社会矛盾、道德的冲突、人性的丑恶……尽量不让孩子们触碰到社会的阴暗面,仅仅只把一些积极的、阳光的拿出来做例子说明问题,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有一种还能明显的问题:社会的阴暗面孩子迟早会遇到,这是每个时候都会有的,不是错误的,如果孩子以后遇到了,他就会产生疑问,陷入怀疑和困境中,更有甚会产生厌世心里,觉得这个世界和他之前接收到的有所偏差,接受不了,并且之前没有接触过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效率明显被拉低。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创新者和开拓者,他们身上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但是光光有文化知识是不行的,我们常说的,不怕没文化的犯罪,就怕高知识人才犯罪,这就形象的描述了德育教育的地位,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不能只是单一的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我们跟高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正确思想、良好品德、丰富知识素养的人。立德树人讲的就是如此。
首先,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心正在发育状态,正在接受新鲜事物,正在形成特定的思维、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面对外来的事物和思想处于一种高度包容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他们正是极度需要正确的思想、正确的处事态度、正确的德育教育来引导;其次,在高速发展、文化冲击极其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小学孩子进行德育教育,进行理想信念以及引导小学孩子学习中华文化培养他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小具备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是极其重要的;最后,理想信念是每个人的精神食粮,是支撑每个人拼进全力奋斗下去的有力支柱,是孩子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基石,所以再次应证了德育教育案例是无比重要的,更甚者会说它比文化知识还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落实德育教育,做好德育教育,让每一位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有利条件
语文本身就是我们学习语言和思想的课堂,这很有利于德育教育渗透的开展:
(一)课外阅读材料众多
语文课堂的课外资料众多,很有利益我们通过课外资料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二)语文课文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教育部选定的每篇课文都是有立德树人效果的,只要教师用心备课,充分利用,对于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的渗透是非常有利的。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方式
(一)分析课本课文内容中的德育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二)情境案例教学,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渗透德育教育
(三)生字词的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学习新的生字词,教孩子组词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比如国这个字组词:中国,之后就可以讲解一下中国自古以来奋斗和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让孩子感受和熏陶这种中国精神。
(四)通过朗诵课文内容,感受德育教育
每篇课文都会体现到立德树人的指导方针,教师可以适当作为引导讲解其中的道德建设,然后让孩子进行大声朗诵,深刻体会。
(五)进行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教育光光纸上谈兵是不行的,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精神和品德后也要在实践中历练和深刻感受,要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才可以理解到位、深刻,之后才会历久弥新。
五、总结
勾践选择卧薪尝胆、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他们为崇高理想、正义事业、理性信念尽心竭力的奋斗,正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道德教育渗透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不仅是精神上的,而且是物质上的,学生不喜欢道德工作,也不喜欢空洞的说教。所以对于语文课堂中德语的渗透教师们要推陈出新。
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的同时,需要班主任无为而治,而不是空洞客套的将些大道理而不付诸实践,这需要老师们共同努力。只有我们共同努力,德育教育的渗透才会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合理渗透[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 000(033):337-337.
[2] 蒋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 东西南北:教育, 2017:00254-00254.
[3] 杜小红. 例谈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2):137-138.
[4] 谭运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
[5] 高桂峰.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 000(005):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