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振
单县南城明德小学 274399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感培养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感培养指的针对学生的自控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教育方面进行培养,将一定的情感经验传递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进而使他们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根据情感教育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提出具体渗透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情感教育;人格;情感需求
一直以来,人们的发展离不开情感的影响,尤其是小学这样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情感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小学生的情感发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使其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发展。
一、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的作用
首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对于教师的看法往往更加在意,有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就能够让学生在兴奋的情感下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单一,学生经常会因为教师严肃的态度而产生畏惧心理,在这样的心态环境下,学习效率也受到了影响[1]。在情感教育过程中的小学语文教师,会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学生也能够在舒适、放松的学习环境下,深度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学习效果也会十分显著。最后,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课程上,那么就会严重忽略学生的内心情感,情感教育的重点是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情感引导,能够全方面地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在彼此不断交流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发展。
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措施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从小学教材角度来看,虽然在内容上很容易理解,但是字里行间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文章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还念母亲》文章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生僻字和句子以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以此为基础来充分挖掘书本当中的情感要素[2]。像此篇文章中作者在文章前部分就表示母亲在自己生命中的位置就和祖国母亲一样伟大,文章的情感主线也由此奠定。在后半段详细介绍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母子情感没有因为相处时间不多而存在丝毫的减少,随后母亲的去世让作者内心感受到了深深的内疚,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作者由于时间的缘故,没有尽到自己应该的孝道,母亲的离开也为作者的心理添加了遗憾之情。让学生根据这一情感来思考,自己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对母亲尽到了孝道,让他们感同身受的理解到,如果在父母有生之年没有尽到孝道,那么将会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文章中还表示,作者母亲去世之后,作者也因为长时间离开祖国故乡,内心产生了同思念自己母亲一样的情感。最终,在教师的情感引导下,学生会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愧疚之情。
(二)明确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小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因为情感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生活中,每名学生都应该找到抒发情感的正确方式。然而在小学语文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点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教育,由此一来,学生内心的情感长时间得不到宣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里环境,有效改变原有的教学现状,让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始终在课堂上保持乐观、阳光的态度。在智力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共同引导下,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除此之外,情感教育也能在教学内容方面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主观的学习态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作出改善,以满足学生发展为目的,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也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拉近了师生关系,这样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在教学任务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积极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吸收情况,进而制定出能够将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活动。
(三)创设情感教育情景
小学语文教师在情感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3]。以此不但能够让学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教师的教学任务,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出相关的教学情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的感受,来沉浸在课堂当中。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江南的特色美景视频,以及柔和的古典音乐,让学生先走进诗词的美妙景色当中,等到视频结束之后,让学生纷纷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各种各样的回答教师可以清楚知道,学生已经沉浸在了这节课的氛围当中。然后在展开《江南春》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深深理解到作者内心那种,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情感。
(四)在教学课堂上营造出情感教育的氛围
在情感教育过程中,除了设计教学内容之外,教师还要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气氛。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发起提问:“在你们的印象中,金色的鱼钩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之后,教师在课堂上选取几名同学来用自己的想法描绘“金色的鱼钩”,在课堂互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一次来加强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也能对文章传递的情感理解更加深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情感教育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情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法、合适的教学情境以及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情感方面能够得到更好地满足,最终使小学生在教育的起始阶段能够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日后的学习生涯也能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李银花.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20(23):84+86.
[2]赵羊平.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中华少年,2020(15):55+57.
[3]张政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新课程,2020(20):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