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吴娅平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规范教学的初级阶段,其有很强的可塑性

        吴娅平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南站小学   650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规范教学的初级阶段,其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小学生其有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语文教学,能够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要提升语文教学课堂效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也是必要条件。在教学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任务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对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低
        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兴趣能够大幅度影响学习的效率,但是部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没有找到其中的乐趣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例如,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部分学生注意力集中不到两、三分钟就逐渐开始转移,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欲望比较低。其实课内外阅读是帮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教师忽视了学生兴趣培养的方式,再加上自主控制能力较差,导致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2、师生语文课堂互动性低
        学生兴趣不高,主动性不足,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互动J降就会降低,课堂参与是课堂高效的关键,但是部分教师过分重视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课本内容和常考的知识点全部灌输给学生。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都是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的方式,教师无法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导致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程度。
        3、语文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浅显
        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每个学生接收事物的方式和理解方式不同。但是,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进度,往往忽视学生独立个体的特点,缺少给学生表达、分享自己感受的机会。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突出,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浅显。部分教师教学形式化,学生学习片面化,无法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深层次的知识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语文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根基薄弱,不利于开展日后的语文学习。
        4、语文课堂形式缺少创新
        在各科学习中,语文是一门趣味性学科,语文是人文知识的大融合,但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并未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这就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创新,课程环节冗杂,容易消耗学生精力。另外,在教师队伍中,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刚刚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部分年轻教师有想法没有经验,无从创新,而部分老教师也希望在教学中有所突破,但是为了稳妥起见,放弃创新的想法。因此,我们就要创造条件让新老教师的思想进行碰撞,产生积极的创新想法。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大多是活泼好动的,他们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教学时,教师需了解到小学学生的此种学习特性,通过兴趣点的引入,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之下进行反复阅读。
例如,平常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思想的丰富度,利用《普罗米修斯》这样一篇文章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希腊神话呢?你们在希腊神话里最喜欢哪一个人物?”由于学生之前都看过与希腊神话相关的电视剧或者书籍,由此他们也大多会回答说:“看过,我们喜欢宙斯、雅典娜等。”在这样的一问一答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会显的十分活跃,而他们也愿意跟随教师积极去探索知识。教师接着再帮助学生进入具体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全文、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发现普罗米修斯这样一位正直而又勇敢的人物。在学生初次完成第一遍阅读之后,教师可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吗?”过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进行第二、第三次阅读。在问题的层层递进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整个语文知识学习面。使学生能够在读中去感悟文章的中心主旨,完成自我精神层面的提高。
        2、培养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并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需要老师要将阅读教学重视起来,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学生可以真正地融入文本阅读的教学中,在丰富他们情感体验的同时,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给挖掘出来。
        例如,学生在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节知识内容的时候,有很多小学生对读书的意义认识得还不够清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因为自己喜欢还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读书。所以为了给学生更好的情感体验,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遭受着各个国家的欺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让他们珍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而在这种情况下渗透核心素养效果也会非常的好。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进去,也能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激发出来,有利于他们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3、融入趣味游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游戏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可以说是他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也是最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方式。
        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例,对于这篇课文教学工作来说,它是一篇科普性的文章。通过趣味的方式,给学生传递了当前科学家的一个探究结果。针对这一篇课文来说,学生通过相应的学习活动,能够实现自身的科学性、想象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创造性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展开。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抓住标题中的恐龙二字,给学生整合一个想要飞土蓝天的恐龙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展示出来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解对其展开相应的扮演工作。通过学生的扮演,从而加强学生对于课文正文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学生想要表现出恐龙的真实感觉,就需要从对课文形成明确的了解,这样一来,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结语
        在现代教育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多元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借助于多元教学手段和及时的教学反馈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秀兰.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8,(47):72.
[2]宋耀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实践的有效性策略[J].考试周刊,2018,(20):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