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倩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都南苑幼儿园,安徽 滁州233100
摘 要: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机, 幼儿园时期作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和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是对于以后的学习还是生活都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下强大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也为我们的家园共育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因此,我们应该把网络信息合理的利用起来,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幼儿时期,行为习惯,家园共育,互联网,平台
引 言: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1]陈鹤琴先生曾经就提出:“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幼儿园或家庭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胜任,必须双方共同合作才能共同发挥功效”,这也直接说明了家园共育对于幼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有一个和谐的家园关系对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更加重要。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大的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也改变了之前传统的家园互动形式,也为建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提供更多的有利的渠道。那到底该如何利用,该怎样利用互联网来开展家园共育的工作,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阐述:
一、合理利用互联网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
[2]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必须坚持尊重、平等以及合作的原则,争取获得幼儿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引导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工作中来,提升他们的教育能力。”那教师的工作要想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必须加强宜传力度,确保家长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养以及幼儿在园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
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创建了信息网络的家园共育新模式, 信息网络家园共育新模式正如它的名称一样,是互联网下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模式,它可以实现教师和家长实现真正的互动,尤其是这种新模式不会因为时间、地点、空间而受到影响和制约,并且可以以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呈现。可以更加直接有效的反映它的主题,让教师和家长能够全方位的参与其中,为家园共育新模式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让家园互动模式从以前的线上慢慢的延伸到线下,也大大的受到了很多家长们的青睐。在这样的模式下,让家长们能够更好的与教师进行沟通联系,依靠网络信息实现与家长们的有效衔接,引导他们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念,推进幼儿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和实施。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园关系下,才可以让幼儿的成长发展更有序的进行,从而为幼儿从小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互联网下新的家园共育模式对幼儿的重要作用
现在是网络信息发展时代,以前的家园共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幼儿工作的开展了,因此QQ群、微信群以及幼儿园官方网站慢慢的产生,也成了家园共育的有利工具。教师通过家长微信交流群、QQ群可以随时随地的与家长沟通,让老师在下班后依然可以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教师布置任务,请孩子们做好发到群里与大家分享,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也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家长群不仅可以方便老师和家长,也成为了一些小朋友改掉坏习惯的“监视器”。
案例一:我班鹏鹏小朋友特别挑食,刚入园的时候,对于各种青菜从来不吃,在幼儿园经过老师细心正确的引导,每日播放《多吃蔬菜身体好》类似视频以及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夸赞他奖励和鼓励等多种方式,终于改掉了不吃蔬菜挑食的坏习惯。但是后来鹏鹏妈妈跟老师反映鹏鹏在家又不吃了,对于很多小朋友会出现这种“两面派”的情况,很多小朋友在家里是一个样子,在幼儿园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们可能对于老师更加愿意听老师的话,于是我找到了鹏鹏和他进行沟通,问他为什么在家里就不愿意吃了呢?鹏鹏告诉我说:“我在家才不要吃青菜呢,反正又不是在幼儿园,老师你也看不见,也不会奖励给我小红花。”我说:“鹏鹏,你这样想可不对,老师在学校也可以看见你的,我们可以相互发小视频的,我用手机也可以送给你小红花的,不信你看看。”我点开鹏鹏妈妈的头像一步一步的操作给他看,他开心的拍手,还爽快的答应我在家里一定会和在幼儿园一样。后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通过微信与鹏鹏妈妈沟通一直关注他的每日习惯,鹏鹏真的每天都坚持吃掉蔬菜,还必须让妈妈发给我看,直到我送过小红花才可以。由此可见,当下信息发达时代新的家园共育模式对于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从另外一个角度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也为我们的工作开展带来了诸多便利。
三、互联网下——家园联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教师通过互联网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应以[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为指导,通过适当的互联网教学活动吸引幼儿的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增添教学活动的色彩。教师通过动画的形式给幼儿引导正确的行为习惯,幼儿更乐意接受,案例二:教学活动《不刷牙的大老虎》,教师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幼儿可以更加生动的了解被拔牙的“痛苦”经历,加深幼儿印象,课后延伸活动教师通过“微信家长群”请家长在家每日拍一拍幼儿刷刷牙的视频,幼儿也更加乐意去做,从而坚持养成好习惯。
(二)家长合理利用互联网养成幼儿好习惯
幼儿放学回到家,这个时候家长要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电子产品的确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家长应合理利用。家长可每天带幼儿共同阅读故事,在群里打卡坚持阅读,教师通过每位幼儿的学习视频给予适当鼓励,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有成就感,增强参与度。那家长在家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电子产品?现在市面上开始出售一些会说话的机器人,可讲故事、听音乐、聊天等等,这种类型的电子产品避免幼儿过度用眼,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借助一些互联网工具,家长和孩子们在家每天做的事可以随时和老师一起分享交流,教师也更加了解每一位幼儿在家的情况,方便因材施教。互联网下的家园模式,密切的沟通交流也拉近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良好的家园共育更加有利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坚持每日好习惯,习惯本身就是要坚持,时间久了成了“习惯”也就不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了。幼儿只有在幼儿园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才可以为上小学做好准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加不仅仅是为了上学,它对以后的社会交往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结
实践证明,互联网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新模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种新的模式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师和家长共同用互联网动画的形式把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里的每日基本情况记录下来,并且合理利用,教师和家长之间也可以很好的互动交流。幼儿对于新的模式教学也更加积极感兴趣,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很好地基础。我相信,在这样一个创新的模式下,家长、幼儿和教师都可以更加便捷的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也让互联网下的家园合作发挥出了它独有的价值和功能。让过去单一的家园关系变得更加有趣,丰富多彩,更加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强有力的条件,让幼儿在温馨、和谐的家园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 武玮:《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18期。
[2]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09。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