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郑涛
[导读]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关键在于备课。

        郑涛
        叙永县观兴镇中心小学校   646400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关键在于备课。实施集体备课,为老师教学活动增加了生机和活力,通过老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也为老师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合适与施展的平台。
        关键词: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效性策略
        集体备课是学校进行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热门的教案设计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受观念、时间、方法等限制,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本文基于新课改背景之下,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对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供各位语文老师借鉴和参考。
一 新课改背景下的备课新思维
        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备课时,不是进行从前那种具体的教材内容备课,而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也要把传统的一些备课内容融入新课改后的备课里。同样,备课的内容有学生朗读、阅读书写和写作的能力提高及培养[1]。且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有足够的认识,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思想情感实施积极正面的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学科的实践能力与全面素养,拓宽他们的视野,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二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的集体备课活动
        (一)开展集体备课的目标及意义
        开展集体备课的目的,就是要聚集集体的力量,依靠团队合作的能力来补强个人能力的不足。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对老师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团队紧密配合,共同备课。集体备课时为了和新课改的要求一致,相互间彼此形成呼应。开展集体备课,就是为了让每位老师各自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中每位老师的优势,共同创造新的教学理念,让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个人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如果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之间就不能创造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停滞不前,严重的会出现闭塞或倒退。久而久之,对老师与学生都没有益处[2]。
        (二)同年组同学科教师之间要密切沟通加强交流
        集体备课的意思就是把同学科、同年组的老师召集一起进行备课的活动。这就要求参加备课的老师对同一教学和教学目标进行共同探讨和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在集体备课中共同完成教案设计与准备工作,并完成最后教学、教案的设计。
三 提升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具体途径
        (一)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仔细研究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都会出现一些错觉,把小学的语文教学看到太简单容易了。真正的原因是他对新课改推进过程中对小学语文教学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3]。
        以课文“桂花雨”为例:
        根据教学要求,备课组确定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带有感情进行课文的朗读。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理清课文内容的主和次,能叙述出来文章是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围绕着教学目标,备课老师开展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上。通过分析认为,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了解,分清课文内容的主与次,真正体会到作者少年时代的乐趣,以及对故乡和童年时代的怀念。在这个基础上要想实现学生带有感情和顺畅的朗读课文,前提是要加强学生对课文中生字的认识和熟悉,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取游戏识字法、类比识字法、联想识字法等方式让学生尽快认识并熟记生字。

通过了解主题思想、熟悉文章结构,熟记生字,接下来朗读环节就很容易实现了,可以在学生朗读时采取多媒体等手段导入情境,让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至此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以下是桂花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带有感情进行课文的朗读。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理清课文内容的主和次,能叙述出来文章是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让学生去体验摇花的乐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和要求:搜集与桂花雨相关的书和资料
        第1个课时教学过程:掌握生字词,课文通读。
        教学环节和主要内容:兴趣导入;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充分理解课文。让学生学习生字;布置作业。
        第2个课时教学过程:在感悟和体验中带感情的朗读课文,充分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教学环节和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新课导入;从整体上感受,初次闻桂花;通过花香来体验思乡之情;延伸拓展;老师总结;布置作业。
        集体备课的共同研讨:新课导入时,适时展示和课文相关的视频或者是图片,让学生感知全村人因桂花而带来的喜悦;生字认读环节,尽量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课文理解,要找出一些关联句子,标出词语重点,根据词语让学生了解句子和对人物感情的体会;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来感悟课文内容。
        (二)集体备课前对课本内容进行仔细研究
        尽管在新课改下积极开展基本备课,却不代表老师不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研究,不要把任务与问题全部给了集体完成,这样就曲解了在实际活动中开展集体备课的真正目的。每名老师只有做好课堂教学的充分准备,才会在集体研究讨论时提出务实的意见与独特的观点。因此,老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掌握,把教材内容研究的透彻,才会有清晰的思路,在集体备课讨论中能有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以课文“开国大典”为例
        对课文内容研究:通过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示一代伟人及人民领袖的风貌。教学过程中,要多组织学生搜集课文相关的资料,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读懂课文。这篇课文的学习要强调单元主题,丰富毛主席形象,要随着课文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走近伟人,了解伟人,把一个情感丰富、有血有肉、立体形象的毛泽东展现给学生。
        集体组备课共同研讨意见:突出单元的主题,让学生通过诗歌领悟伟人的艺术风格与高大形象。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同时也是优秀杰出的现代诗人,他是充满慈爱的父亲,与普通的民众始终站在一起。从课里也同时感受到新中国的诞生让中国人民自豪和激动的思想情感。课文内容里能品味语言之精妙,描写方法之独特。小学课文学习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感受、积累以及具有初步运用的能力。在高年级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抓住文章主题思想,体会精妙的语言,对文章叙述的顺序进行细细的揣摩,对表达方法有基本的领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使用语言展现出来浓厚的人文情韵,同时更加深层次了解作者对语言的运用,是从方法到形式如何表达情感的,通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描写人物之规律,为主题思想表达服务。
结束语:总之,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仔细研究;集体备课前对课本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就能很好的完成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教案设计,更好的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服务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小丽.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策略[J].师道:教研,2020:193-193.
[2]金海鑫,李国忠.集体备课——优化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18:179-179.
[3]魏荣华.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高效性[J].吉林教育,2017: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