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琳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江苏 无锡 214400
摘要:在语文这一门学科当中,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阅读和写作应该是被看作是鱼和水的关系,紧密相连并且相互依存,鱼儿在水中才能够畅游,水中也因为有了鱼儿才会更加精彩,阅读和写作也是如此,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将阅读和写作相互融合,才能够创造最大的语文学习成果。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融合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读写并蒂花开。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读写融合教程,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融合;教学策略
前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个大好时间段。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在这一个阶段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生在这一个时间段,课外阅读时间充裕,学习压力也不是很大,并且孩子的记忆力是非常好的,如果在这一阶段,可以做好阅读的积累,让学生多读书,会读书,那就会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提供很多好的素材。然而在现在的语文教学情况下,教师大多数的时候对于读和写没有办法进行有效、密切的联系,使得读、写不能够同步进行,两者往往是分离教学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实现课堂上阅读和写作的有效融合,提高课堂效率,也为学生培养更好的学习方法。
一、通过仿写来进行练习
在我们新的统编版小学的教材当中,有很多经典课文的收录,有一些是意境优美的古诗词,有些是观点鲜明的名家名作,亦或者是跌宕起伏的小说故事……其实这些都会让学生们被深深的吸引。能够被选进语文教材的课文,往往都是非常经典的好文章,这些文章其实就是我们语文老师上课时候的一个范本,也是小学生们写作的一个很好的模仿对象,语文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写作练习和课文内容进行一个有机的整合,一举两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在课堂等等教学当中可以渗透一下这种类似的语言训练,或者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对课文中的一些重点的句子或者重点的段落进行一个仿写的训练。还可以将自己平时在阅读当中遇到的值得学习的句子进行一个仿写练习,在这样一次次的日常训练当中来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中《日月潭》这篇课文的过程当中,“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在这一句当中,作者运用了两个比喻句,将两潭碧绿的湖水比喻成了圆圆的太阳和弯弯的月亮,这样简单但又富有深意的内容很适合用来进行课堂上的仿写训练。通过这样的比喻句训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又能在优雅的描写当中为学生们展现出了日月潭的迷人风情。因此在这样的仿写练习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一些有用的句子,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就积累下来,在写作训练当中进行适当的带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通过扩写来进行练习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读,更是为了自己会写,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要把读来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这样才能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语言技巧,这一堂课才算没有白学。同时,要将读到的东西写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更有利于学生以写作促进阅读的感受。而写作的练习一定要和课堂上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要一脉相承。教师也要根据课堂阅读的内容,为学生准备配套的写作命题。要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当堂巩固,这样印象才深刻。比如,对于课本上的小故事进行扩写、续写、缩写,或者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改写成别的故事等等练习,这些练习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课文的内容息息相关,两者能够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扩写内容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写作,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为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并在下一次的阅读课堂中,进行相关的指导,使学生在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写作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学习完整则寓言故事,可以让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后续发展展开一个扩写的任务训练。在学习完课文以后,教师可以适当的先引导一下学生,让学生们先想象一下之后放羊人会怎么做呢?是否会补上栅栏?狼下一次去偷羊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先进行一个说话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给他们一个练习的方向,让他们知道我到底要写些什么,不是毫无根据的乱写,而是有针对性的,要符合课文的内容,最后再让学生把所说的话写下来。而这些说话的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因果逻辑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去锻炼写作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对于空白的地方能够充满想象力,让学生有话可写,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读书笔记来进行锻炼
小学生如果没有海量的阅读支撑,只会饿死天赋,制造短命的高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以满足上课的授课需要和考试的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会随着年龄的不同和阅读内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对于书籍当中的精彩情节会发出赞叹,对于一些优美的表达会有所领悟,对于一些人物形象会记忆深刻……而这些内容都是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把这些令自己有所感悟的地方记录下来,在提升阅读有效性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阅读训练有时候是一句话的批注,有时候是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有时候是读后感的训练,形式其实是可以多种多样的。而这种词、句、段的训练,亦或者是这种“读后小作文”的片段式训练,也可以在不经意间锻炼学生的文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写作练习的途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得到了锻炼。这样边读边写,就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的结合起来了。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批阅,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也可以更好的为课堂服务,在课堂上调整教学的模式。
例如:我推荐学生们利用课后的时间去阅读《伊索寓言》这本书,这类寓言故事的篇幅相对来说比较短,但是又通俗易懂,对于低段的同学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很深的寓意,很适合学生们边读边进行简短的批注和及时的感悟记录,帮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更好的获得一些对写作有帮助的内容。而且这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还能够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双向发展。
四、总结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小学生来说,读的书越多,对写作就越有帮助。教师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有效的渗透到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把阅读到的别人的文章,转化成自己写作的素材,而不是盲目的照搬照抄。因此就可以帮助学生把写作和读书更好的联系在一起,既能够达到学生的阅读的积累效果,又能够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语文在这门学科阅读和写作的两大难题,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打造良好的学习基础。
由于笔者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当中还有一些欠缺和考虑不周的地方,希望在未来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里,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完善本研究的内容,提出更好的见解。
参考文献:
[1]王平山.浅谈小学语文中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2):129-130.
[2]张金花.游牧式教学: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范式转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59-61.
[3]孙延平.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J].成才之路,2020(05):74-75.
[4]周霞.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周刊,2020(0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