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余海燕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发展和深入,我国教育界也在发生着变化

        余海燕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浙江 衢州 3244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发展和深入,我国教育界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以往较为保守的知识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单单只是关注学生成绩分值的高低,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本人从初中语文教学为出发点,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字: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前言: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中不不可少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进行内化延伸,发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想象力是形象思维能力的一个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需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相关的语文知识尽可能进行具体化或生动化,在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致的同时,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教师在教学《理想》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借助文中诗歌形象化的语言,结合诗中谈及的理想,去想象自己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并且让学生自己将他们所要建立的理想,畅所欲言。然后,再让学生体味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即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因为理想可以使人积极乐观向上,可以让人斗志顽强,可以令人永远年轻,可以催人永远充满一种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而生活。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就能促使学生进行一定深度的思考,思考他们自己究竟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以此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并顺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力,且能助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嘱咐学生,必须做到对知识学习的“心到、耳到、眼到和手到”,用耳朵听,就是要细听教师讲解那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用眼睛看,就是要观看或观察相关知识脉络,用心记,就是要记忆好那些已经被去理解的知识点,然后,用手记下自己必须应该学会的知识,用以课后强化复习记忆。学生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只要能够做到坚持经常,就可以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的学生,他们思维不但灵活,而且还相对活跃,他们对一些事物,总会有自己的看法或独道见解。不过,因受初中生知识面相对窄化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水平较为局限,这种思维能力的局限性,表现为他们对事物提出的看法或见解,相对缺少一定的完整性与条理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以更多的写作与阅读等方式,训练学生循序渐进提升思维能力。进而依靠逻辑思维去解读文章,并写出比较好的习作。尤其要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对提出的问题,要由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性,让他们去独立寻找问题答案。


        比如,在教学《孔乙己》这堂课文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由学生自己找出他们认为相对难懂的问题,同时也找出自己相对欣赏的段落,然后,再将这些拿到语文教学课堂上,以师生和同学互动的学习方式,实施必要的讨论。对待所谓的学习难点问题,要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组成学习小组,进行重点讨论。最后,教师再根据各小组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画龙点睛一般的点拨。像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时,就需要教师从他的行为举止、衣着和外貌等方面,实施分析。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就会依据他们的思维能力,解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其目的是增强他们的逻辑感。相对初中生而言,因受他们年龄特点因素的限制,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对待任何事物以及遇到的各种学习问题,都愿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还要发表与别人不同的看法,以示自己的“成熟”。这应该是一种相对良好的现象,说明他们在善于动脑,也在善于进行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对于这种现象,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并对学生更多施以“问题”教学法,给学生创造充分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训练他们的创新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时候,让学生结合当时创作的背景,理解诗作者为何要以“土地”为基,并强烈渗透“爱土地”的情怀。按照这首诗一般的创作逻辑思路去思考,诗人应该直接呼吁全国人民要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可是,作者偏偏是要以“爱土地”这样的主题,来创作这首诗歌。这样,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诗作者创新的创作思路,去为诗作者寻找一下创新创作的逻辑思路,用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力。自然,相对初中生来说,注定会有学生答出:土地是国人生存的根基,也是国家的象征,它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肆意践踏。热爱华夏这篇土地,就是在爱国。以此学生的分析,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力。
        总而言之,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紧密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并深度挖掘每篇课文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创作逻辑思路,并以作者的逻辑创作思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力。同时,还要借助课文内容当中出现的各种学习问题,以解析问题为载体,由学生自己去独立寻求问题答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光善.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
        [2]吉飞.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作家天地,2020(24)
        [3]林艺清.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