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凤
湖北省长阳县磨市镇救师口小学
《新课标》提出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不同于语文、音乐、英语等学科,它高度的抽象性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一、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中激活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首先,在生活实践中调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自然类学科,教师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娴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进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百分数时,我会要求学生搜集身边的矿泉水瓶、牛奶瓶等外包装上的百分数,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知百分数的运用,使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将室内教学延伸到生活大课堂之中。
其次,在动手操作中触碰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度阶段这一显著特点,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想法设法创造情景,让每一位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拆组学具,帮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比如在学习规则图形面积、周长时,借助各种学具进行重组,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拆组、语言叙述到公式导出中及时总结数学数理规律,学生这样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数学就变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新知识的乐趣。
再次,在情境模拟中激活学习数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逻辑联系,有针对性地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买文具》时,可以让学生预习教材后由他们出题,我和他们比赛,看谁判断的快,看谁计算的准确,这样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另一方面达到师生互动的亲密感,激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及深入发展,各种情境的创设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情境,学生的内驱力被激活,学习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最后,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活动中,拓展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生本教学”理念的深入发展,课外活动渐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开放性、自由性这一特点,有效的调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比如在开展数学游戏活动中探究数学数理规律,增强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二、在心灵触碰的感悟中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数学课堂“美”起来。
首先,以赏析之心,感悟数学的“美”。美术是讲究线条、造型、色彩的视觉美;体育是讲究形体、动作、力量的运动美;音乐是讲究音响、节奏、旋律的听觉美。数学本身内在美在于瑰丽多姿,在于数理逻辑美。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这些美,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独特的美。比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演示一幅幅对称美丽的清江倒影美景,在互动中启发学生在数学中对称美的神奇力量,让学生透过美的现象,感悟到数学的对称美。
其次,以写作之识,感悟数学的“趣”。学生在感悟数学之美中,必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即使他们再苦再累也是乐而不疲。我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修辞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悟到像写作一样妙趣横生。比如在教学《过河》中的计算题时,会遇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中,把0比喻成穷光蛋,经过这样形象的比喻,不但把难点凸显出来了,学生的兴趣一下就高涨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恰到好处的手法能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使数学更具有吸引力。
最后,以严谨之实,感悟数学的“理”。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自然类学科。它需要思考、分析、推理,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阐述理由,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这些方面能力培养,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会经常引导学生对一些生活现象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培养他们理性思考的好习惯。比如看到街上套圈摸奖活动,我会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概率初步知识等思考,经过计算后估算中奖的可能性很小,揭穿老板赚钱的方法,让他们感悟到用数学知识冷静思考,认清事物的真面目。
三、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中激起学习数学的妙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首先,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位学生的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的进阶练习题目,让每位学生充分体验收获成功的喜悦。比如7□683>6953,□里可以是哪些数。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要填出几个数即可,对于中等生能够全部填出,对于优秀生应概括出解答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经常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可以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最后,我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他们及时体验成功的妙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小学生非常在乎老师的评价,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给予很多鼓励性的评价,只要他们在学习中有一点点进步之时,我会及时对他们进行激励性评价,让他们时刻保持对学习数学所保持的浓厚兴趣。
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非朝夕而为之实现的,需要慢慢的积累和影响。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对学好数学产生极强自信心,学好数学也就事半功倍了。 奏响了学习数学的弦,一定会谱写出高效课堂的精彩篇,绘就学习数学的靓丽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