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黄章飞
[导读] 在当今新时代,创新能力是重要的竞争力

        黄章飞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含山村完小    533400
        【摘 要】在当今新时代,创新能力是重要的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始终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位置,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学生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并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在当前新课标当中,教学活动为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的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不仅是认知知识的一个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力求给有关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逐渐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转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诸多的素质能力中,创新能力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核心所在。因此,通过提高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实现高质量的教育目标。
        (二)有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增长、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学生通过多年来的学习,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自身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人发展。而创新能力作为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独立的进行生活中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实现自身能力、素质的完善与培养,为学生最终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改善师生之间关系,对学习氛围进行创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友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更好的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求知欲望。小学生在表达以及思维方面往往存在不同,教师需要给思维比较差的学生比较多的思考空间,并且对表达不好的学生提供改正机会。当教师不给学生机会的时候,将会增加学生心理压力,削弱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让学生不敢说、不敢想。教师需要待人真诚,和学生进行和平共处。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的更加安全以及自由,即便对问题进行回答的时候也会存在一些错误,同时也能够让师生进行鼓励以及指正。在学生对问题进行叙述的时候,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打断,教师需要让学生有种亲切感,给学生更多的语言鼓励以及夸奖,牢固树立学生自信心以及自尊心。这样,学生就能够经常的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勇敢的进行创新和善于创新。
        (二)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勇敢去创新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丰富想象力进行大力培养,对思路进行扩展。

想象力为能力进行创新的基础,任何一个创造性活动往往和想象力所分不开,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大力培养,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
        例如,在对学生教授射线以及角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演示多媒体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无限延伸进行想象。教师在课堂当中需要抓住这种机会来帮助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当中进行大胆的想象,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格外的强调猜想以及联想,进而提升自身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对创新思维进行巩固。数学知识存在比较强的逻辑性以及系统性,各个知识点间都存在紧密关系,。通常情况下,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扩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对学生理解知识的状况进行掌握。
        (三)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对小学生而言,向成年人的教授方法是不合理的。游戏教学、活动教学等都是按照不一样教学内容来应用教学方法。例如,教师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对情境教学进行应用。情景为教师以及学生一同进行面对的,和导入的教学相对比,情景教学比较生动,更加能够对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兴趣进行激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年、月、日”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位学生12岁,但是为什么只过了3次生日?”问题的提出,来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紧接着又通过“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年、月、日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实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深化。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不仅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拓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课堂内提升实践机会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育过程当中,课堂实践教学比较少,然而西方发展国家都非常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行重视。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阶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都需要不断的提升实践机会。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自身实际观察等特征,例如:长、宽、高、面积、体积等,进而从中得到比较多的数学知识。在对圆锥体积球阀进行讲解的时候,能够给学生提前准备一个圆锥容器、圆柱容器以及一些红墨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怎么样利用这些教具来得到圆锥体积。利用这些提问方法来更好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力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道具来实践探索。这样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实践研究活动当中。一些人使用将水从圆柱形容器倒入圆锥形容器中的方法,而另一些人使用将水从圆锥形容器倒入圆柱形容器中的方法,然后找到圆锥体与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获得一种计算圆锥体体积的方,这类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愉快实践过程当中得到新知识,还能够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想。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此,教师为了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创造了学习环境,增加了课堂中的实践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了数学教学模式,并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我们需要改进诸如激发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嵇娜.新时期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
[2]李杰.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