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胡中秋
[导读] 趣味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胡中秋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水口学校 437400
        摘要:趣味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趣味教学有着积极的深远意义。所以,数学教师要认真专研和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家也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的全面化,而数学在小学教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学好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其他科目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学好数学的起点就是一个人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越浓,上课时精力也就越集中、越专心,学得也就越快、越有效。
一、抛砖引玉,打开学生好奇的思索兴趣
        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只有教师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时时将趣味引入到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学生才愿意有继续思索的兴趣。每堂课的导入环节是讲一堂课上好的引路石,通过能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的设定,激发起学习兴趣,让学生期待本节课的内容。在做教学备案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喜好,一切的趣味性都应该以教材的教学目标为前提。精心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年级学生因为受到的教育少,可塑性很强,只要教师能改变思想,转变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授方法,关于新课程设置趣味问答。好问题的提出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是抽象的,让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有实际感知认识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教师在趣味教学的过程里需要准备和思考的东西很多,合理挖掘教材主要内容来优化教学方式,是将趣味教学导入课堂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比如,在《认识图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提问学生,关于他们周边的器具都是什么形状的。有了一定了解基础后,让学生自己观察,长方形与三角形和圆形之间有何区别,自己发现的不同表达出来,最后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用身边所能发现到的器材将它画出来。在细讲各个图形的时候,提问学生自己平时训练的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不做三角形,而是做成圆形等类似问题。让学生在好奇中发现问题,能主动研究问题背后的答案。当学生对所学图形已经熟悉了,要求他们在纸上剪出老师要求的图形,将图形之间拼一拼,看看能变成什么不同的形状。诸如此类的趣味性问题引导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想方设法的让学生产生积极振奋的态度而只想硬性传授知识,会造成学生冷漠的心理态度,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学生会产生疲倦感。因此,在将趣味性教学导入课堂时,教师需要竭尽所能根据本堂课程通过各种问题刺激学生的积极思维,产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


二、动手操作,获取乐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无法长时间端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听课,同时也无法借由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建立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不少学生提起数学就头疼,反映数学很无聊。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做中学”的理念,要求教师立足教学所需,为学生们创设多种多样的操作活动,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使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感知学习乐趣,同时获取现象,总结规律,自主建构对所学的理解,增强学习信心。对此,我在组织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借助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取乐趣。
        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例,该节课的实施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凑十法”。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先为学生们分发了不同数量的小棒。接着,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算式:9+5=?引导学生们操作手中的小棒进行计算。根据算式,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移动小棒。有的学生从九根小棒中拿出五个放到五根小棒中,凑出10个,再加上剩下的4个,获得14;有的学生从五根中拿出1个放到九根小棒中,也凑出10个,再加上剩下的4个,获得14。经历如此操作活动,学生们自然而然地透过数学现象发现了“凑十法”,建立了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的深刻认知。立足学生们获取的认知,我继续设计其他练习题,驱动学生们运用“凑十法”进行解决,从而通过顺利解决问题,获得满足感,增强数学自信心。
三、通过在教学中融入比赛,激发学生竞争热情
        一年级小学生无论是在价值观方面,还是在性格方面都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一方面他们有着极强的好胜心,另一方面他们的学习能力又十分有限。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小型的数学竞赛活动。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20以内进位加法”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就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主为小组确定组名,然后组队答题。教师先将提前准备好的题目写在黑板上,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进行抢答,小组每答对一题即得一分,答错的情况下不进行扣分处理,下一小组继续抢答。活动结束后对小组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得分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有效激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得以凸显,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可以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趣味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易于接受、易于理解,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武银平.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析[J].才智,2020(15):41.
[2]王成和.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24):44.
[3]朱敬珍.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