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能力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陈青媛
[导读] 小学生的各方面知识上不具有充分的积累

        陈青媛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洣水镇幸福完小   421400
        摘要:小学生的各方面知识上不具有充分的积累,所以在小学阶段应主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并帮助其进行初步的数学知识积累,由此,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同时提升自身的数学教学质量。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构建已经成为广大专业人士共同关注的重点话题,所以当前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新常态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进行创新,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分析现在小学数学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数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在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述,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小学生习惯了听取老师的意见,很少有人提出质疑。在学习中缺少积极主动性,在遇到一些困难问题的时候,不懂得如何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就会让他们对数学产生逆反的心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要求来进行,教学方法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性。长此以往就会让小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利于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数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为小学生普遍具有的特点,若采用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方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难以被激发和提升,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充分运用多媒体,采用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元化的形式,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对数学的魅力进行感受。在对“认识图形”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对课前准备好的课件进行播放,由此,精美的图形能够更加便捷地展示于学生眼前,不仅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更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注意力。


        (二)转换数学思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常态下,随着数学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于实施课程标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为了能够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老师的教学方法要不断的创新,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变,这样才能提升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数学知识的学习比较枯燥,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还难以理解,因此老师为了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够转化数学思维,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比如老师在讲述“空间与图形”这个数学知识点时,就要努力的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多变的图形。比如老师提问一个数学问题:在一个长满青草的草地上有一个木桩,拴着一头牛,栓牛的绳子长2米,那么这头牛能够吃到多少草呢?这个问题一开始提出来小学生都毫无头绪,不知道怎么解答,这时老师对他们进行引导,把这个问题简单化处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问牛能吃多少草,就是要求牛吃草的面积,可以把木桩当作圆心,绳子当作半径,这样就可以根据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出牛吃草的面积。这样将思维进行转化就可以把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具体简单,让小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现象认清本质,掌握了解决更多类似问题的策略,从而提升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老师要不断增强自身职业能力
        老师自古以来的职能是“传道受业解惑”,而这传授知识的背后更是要求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增加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将更多新颖和优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对于老师的职业能力可以从两方面提高,一方面,自身平时的不断学习,在网上查阅资料,观看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另一方面,学校或者教育部门组织的寒暑假培训,请一些在教育方面独有心得和体会的教育研究者和老师召开讲座或者是线上的视频课程。比如我在线上的教育讲座中,对老师所提出的“因材施教”印象深刻,我认为我在这一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好,所以我在课下备课的时候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习进度和能力的学生施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将要求更加细化,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分为基础、提高和升华三个层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选用更新颖、科学的教学策略方法来构建更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比之前的“一锅烩”式教育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成效,在教育方面自己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还有就是现在的学生课下各种兴趣班,尤以奥数班为例,一些奥数题晦涩难懂,题目新奇,老师如果不在课下不断学习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很有可能在课堂上出现尴尬局面。对于那些对数学有特殊兴趣,喜欢奥数,喜欢挑战自我的学生,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培养,教授他们更多拔高的知识,但是也要让他们打好基础,不过于自负。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始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冉琼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69.
[2]张晓欣.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52.
[3]尹学侠.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J].林区教学,2018(12):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