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林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锦绣小学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教学装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现成为教育学者的热点话题。小学数学学科具有着抽象化且逻辑思维强的特性,因此 ,它一直被当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目前针对小学生专注力薄弱,对晦涩难懂的数学课存在畏惧的情绪等方面,探讨教育信息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的教学思考是十分必要。为此,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地探究,希望对该领域发展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教学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它是促使小学数学教学优化,实现现代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渠道。为此,教师应当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根据教学内容,构建相适宜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容量及形式,化解数学教学的难重点,有效发展小学数学水平,从而推动其教学实现更高的现代信息化程度。
一、信息技术融入传统课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在教育信息化技术环境下,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集声、光、形及动态一体化的特性,通过设计教学模型来完善其资源优势,并可增添一些学生喜爱的趣味性元素,如数学建模、数字游戏、动态视频等形式。在信息化教学方式下,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汲纳知识。现代教育倡导生本课堂观,即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传统教学中,要突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价值,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知识的兴趣及能动作用,有意识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资源优势为抽象的数理课堂注入一片生机与活力,彰显小学数学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新面貌。
例如:学习“单位换算”时,在课伊始,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一些生活中具有重量单位代表性的事物,使学生对生活计量单位有个初步的认识。如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150kg),而最小的鸟是蜂鸟(仅2g),那普通的鸟有多重呢?麻雀的体重约为300g……笔者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单位换算的兴趣,同时开阔他们的视野。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拓展了教学内容,营造了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氛围。并且,对小学生来说,学习不再那么枯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轻松探究数理知识的奥秘。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数学教师除了授予知识,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兴趣等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便捷地展现有趣神奇的数字世界,带领学生领略数学之美,给予他们良好的视觉体验,促使他们积极地探寻数学的奥秘。
例如: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一课为例,笔者选材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形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课上播放了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熊二”,学生对所学内容赋予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形态,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五步,熊二却找不到蜂蜜呢?”促使学生认知发生矛盾冲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对生活的重要性。有趣的动画形式,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他们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信息技术产生的教学实效性,是以往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
因此,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机械格局,它不仅能突显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全面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自主进行学习。
三、创设信息化情境,突破数学教学难点
小学时期的数学学习是初级学段部分,也是为今后学习做良好铺垫的关键期,特别对于抽象性强的数理知识,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难以短时间内完全透彻地理解。针对该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情境,突破数学教学难题,帮助学生化解知识难度,从而能够轻松而准确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例如:以“空间与图形”一课为例,传统教学方式下,对立体图形的教学通常以平面画图方式开展,这样往往使得学生不能深刻地认识三维图形,而对于思维空间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学习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则成为苦差事。现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出虚拟的立体图形,并且能够在展示时使其随意移动或是转动,还能以慢动作或是多个角度的形态呈现给学生。从这一优越性来说,信息化教学攻克了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空间不足的问题,能够充分表现出其强大的空间展示功能,大幅度地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四、开展微课教学,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微课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新兴产物,其不但能激活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的局限,显著提升数学教学的效应,现已成为师生喜爱的教学模式之一。故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展有效的微课活动,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微课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微课学习中来,并且要在微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生生、师生共同探究数理问题,从而形成高效的多边互动,实施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
例如:以“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为例,首先,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换算关系”进行整合、归纳,然后,借助多媒体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领会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和进率规则。随后,笔者结合生活化,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操场,探究其面积需要用怎样的单位才能够准确地计量,从而点拨学生认识比平方米大的单位(公顷)。总之,直观形象的课件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界定了面积单位概念,并且能牢固地掌握单位换算的原理。
总而言之,数学具有着高度的抽象及严密的逻辑性,它的特点明显有别于其他课程,因此,在小学生的眼中,他们感到该课程学习不但难度大,而且较为抽象枯燥,为此,教师应选取科学合理的数学的教学方法,这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今,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化中,信息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撑,借助信息化教学推动现代新课改的步伐,使其不断走向完善升级,学生身处于现代信息化教学环境,不断有利于提升其信息素养,更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而,现阶段在分析教案时,依然还存在迫切需要优化与改良的地方,如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教师的认识不足等状况。鉴于此,本文根据存在的不足给予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优化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文仙. 浅谈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2)
[2]严万春.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思考[J]. 读天下(综合), 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