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卫才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年陡初级中学,安徽 马鞍山 243181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首次正式接触物理学,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对物理学科的不了解,必定会出现诸多的困难,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主要由“物理知识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的要素构成,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老师的首要任务。本文就物理学史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要性及策略做以简析。
关键词:物理史;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初中物理教育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思维等等作出改变,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2016年我国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都是首次正式的接触到物理学科,所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生要彻底的了解物理这一学科才能顺利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
一、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以及意义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物理学的学习处于基础阶段,是对物理学进行最基本的了解,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基础的物理概念的学习,一般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力学,热学,电学,光学以及原子物理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物体的状态,运动等。学生通过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带着思考走进自然,在自然世界中发现科学,从而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得到帮助。
二、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史及其必要性
物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一门既新鲜又陌生的学科,它围绕在我们身边,但是又不容易被发现,所以要想更好的学习物理学科,有必要先对物理学科进行了解。随着一个又一个科学家的不断研究,论证,物理学的发展也逐渐趋于完善,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哲学家们普遍认为哲学学说在本质上趋于技术性,所以一般无法察觉他们所描述的内容能够反映自然界中的哲学意义。经过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不断研究论证中,物理学也得以快速发展。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史,对物理学的学习有很大的益处。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一门陌生的学科,要对其展开学习首先要有学习的兴趣,其次才能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历史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生活和学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现实意义,在学习物理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分析物理学的发展史,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概念、公式、定理以及定律的了解和掌握,还有助于学生按形式和体系对物理知识进行理解和把握,进而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最后,了解物理学史还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物理学的发展历史,阐明概念和规律,在结合课本中充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概念定理等,让学生充分领会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
三、运用物理史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会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例如通过对牛顿生平事迹的了解以及科学研究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性,把对科学家的敬佩转变成学习物理的动力。通过观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对物理学的热情,减少了学生的迷茫。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时,通过了解牛顿在苹果树下乘凉时被熟透的苹果砸中脑袋,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如阵雨过后挂在天边的彩虹、根据温度变化,空气中的水分变换不同的形态等,并通过分析和实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进而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许多专家认为,人大只能记住阅览内容的百分之十,口头转述的百分之二十,观察事物的百分之三十,而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能记住百分之七十,所以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在物理学史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又经过牛顿的长时间研究才完成的;在近代,丁肇中教授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实验则是包括中、美、意等37个研究机构的威力薛家和工程师共同参加的。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这些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进而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信赖他人,善于与人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电学的过程中,老师布置课前问题,观察完整电路中各用电器和电路组成部分中的关系,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最后通过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才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及时的为学生指导正确的思考方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深刻。
(三)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规律
物理学习中,很多概念都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对其理解也不是很容易,所以让给学生经历一遍与物理学家类似的思维过程,对物理学的重大发展过程中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思维方式有所感悟和了解,使学生重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例如在能量守恒的学习中,在了解物理学史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科学家在当时就发现的问题,抽象出概念,在寻找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物理规律的过程。科学在研究物理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错误的想法,遇到困难,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这些对学生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让学生在了解物理史的过程中,老师能够对学生的错误做出预判,进而做出及时的指导和更正,把握好教学的重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比如惯性这一课中,用木板在教室搭建一个相对倾斜的平面,在斜面的最高处放置一颗小球,在不施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松手,在滚落过程中会发现,如果不施加任何外力,小球滚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而且在到斜面尽头的时候不会立即停止,而是会在继续滚动一段时间之后才会逐渐的停止运动,在从斜面转变到水平面继续运动的这一行为,就是因为产生了惯性。这样让学生亲自体会物理过程,更能够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其原理和意义。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知识点混乱的现象,要帮助学生及时的梳理知识框架,按照物理历史的发展顺序,对物理知识展开系统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完运动后对运动的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在学生在对运动的发展过程有详细的理解的基础上,再展开光学的学习,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把知识点相混淆。
(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在物理学习当中,一定要建立知识结构框架,才能更好的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由于物理知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建立知识结构,不仅能在不断巩固中学习进步,还能通过旧知识推出新的知识概念和定律,也能在新知识中充分运用旧知识。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为例,从亚里士多德延续两千年的错误开始,伽利略提出异议,认为问题质量的大小跟物体下落的快慢没有关系,在当时没有速度的概念,认为落体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并提出了变速运动的两种可能,时间均匀和位移均匀。如果速度是随位移均匀变化,那么僵得到更复杂的结论,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伽利略只能从斜面运动研究。他最先倡导综合实践实验及数学的方法,但是他所谓的实验不是亚里士多德等意义上的观察经验,而是理想化实验。只有理想化实验才能与数学处理完美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伽利略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理-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正和推广”。核心是教给我们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这种学习习惯,带着问题去学习,既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又能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日常教学当中,比如在光学的学习中,学习开始前,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光在不同介质中会有怎样的传播途径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和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而培养学生对知识敢于猜想的学习习惯。
(五)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物理学中的概念和公式以及定律,只有了解他们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并且能够加以应用,这样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对物理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产生以及形成了解更多更深,促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体会和理解,不是对公式定律死记硬背,这样会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另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好处。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新奇有趣的展现方式,让学生更清晰的学习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比如在分子动理论的学习中,通过视频展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正是因为这种无规则运动,分子会由一种物质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买这个过程就叫做分子的扩散,也正是因为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引力和斥力。这个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分子的运动过程,进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的内容[2]。
(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新型优秀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传统教学当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方法先进性。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首先老师对课本内容归纳整理后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验,然后让学生先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发展历史的学习,再参与到教学实验当中,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推导出相关概念定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物理的发展,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
科技的发展总会伴随着物理知识的应用,而提高物理课堂效率能使教育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也是每个老师的目标。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都是基础的物理知识,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和了解,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进而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汪儒金.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20(23):21-22.
[2]纪晓雪.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农家参谋,2020(17):182.
[3]高利峰.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