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成凤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义兴小学校 四川省广元市628332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简单的逻辑思考能力。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依旧存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感觉数学学习困难等情况。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率等。故本文将就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价值作出分析。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小学数学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思维建立和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小学数学落实激励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数学课堂质量【1】。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比较大,也比较在意老师和家长的认可,所以适度的激励策略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养成的,具备其独特的作用。
1.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应用激励策略的必要性
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以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为主要目的,并借助丰富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完成激励目标【2】。小学生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烈,且都具有渴望被鼓励认可的心理特点。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他们的出色行为予以表扬,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用激励策略可以进一步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小主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2.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于课程中的计算、分析会存在接受慢不会变通的现象。依照现在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来看,课时安排是依照课程规划制定的,有限时间内完成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因此造成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学生难以全部消化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累积的问题增多,学习数学困难,数学成绩不理想等诸多原因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部分教师专业知识技能薄弱,工作态度敷衍课前不积极充分准备,课中只是照本宣科没有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形成良好的示范,课后不反思不及时辅导和与学生交流,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学生排斥数学学习。
2.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制定激励方案
通过制定科学的激励方案,是规范激励行为,是促进激励策略落实的重要途径。激励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励机制是指评价机制,确立激励的范围;激励主体是指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针对性实施激励措施;激励措施,如包括语言鼓励、小奖品奖励等。
如在学习《掷一掷》(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拿骰子作为教学工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主动举手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语言鼓励(如:能够主动回答问题,说明你是个很勇敢的小朋友,那你能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如果学生回答的正确,那么则可以告诉学生你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不错,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平日里也可以多多学习数学;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你的观点老师明白了,但你的想法解答此题好像不太符合题目要求,老师很认可你的积极性,希望以后要保持下去,期待你的进步)进而还可以通过设置题目让学生解答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解题思路错误的学生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想法,后与其共同分析,对于数学思维较好的学生除了基本的语言鼓励。教师还可以专门设置数学活动,供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交流等。为了让学生长期具有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设置积分制的激励模式,如:上课回答问题记1分,考试多少分之内记3分等,然后在一个月、期中、学期末将所有学生的积分统计起来,组织专门的表彰会,根据学生不同的积分情况予以不同奖励。
3.2给予学生关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核心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想法,并予以学生温暖的关怀。如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明白除法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不同学生由于数学基础不同、认知习惯不同会对概念性认知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分不清除数和被除数是什么,如:890÷27是笔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学生做题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题都不会做而出现沮丧、烦躁的情绪,教师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也发现错误率比较高,此时教师应该注意别急于以做题出错率高而批评学生,而是要先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有问题,或者不够新颖,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以耐心的态度给予学生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师生之间平等开放的交流模式,有助于激发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教学中发现有个学生,长期以来就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于是笔者私下找机会询问学生情况,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学生说是因为觉得数学老师一节课讲的太多,让他觉得消化不了,而且觉得老师严厉下课不敢问老师问题,久而久之问题就越来越多,成绩考的不好让他觉得数学很无趣。于是笔者通过聆听学生的表达,并耐心和他交流,鼓励他遇到问题课后主动来和老师沟通,老师也思考改变与学生的相处方式以及课堂模式,不再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学生做的模式,而是让学生主动起来和老师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生本模式,这样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去思考学习而不是填鸭式的老师喂给学生。学生第一次意识到数学课堂就像游戏课一样生动有趣,学习这件事原来如此轻松简单,渐渐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态度就有所转变,从怨倦到喜爱数学学科。
4.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应用激励手段的本质是为了更好的为学生和教学服务。在实施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制定科学的激励方案,精心设计的激励机制,并创新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可以在激励语言和行动的作用下,建立高度的自信心,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感,从而更加勤奋地学习。通过设置不同激励方案,分别根据阶段性的学习分别设置短期、中长期的激励策略,对于学生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5.结论
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解放了传统数学课堂的沉闷气氛、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改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清连.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79):57-58.
[2]母吉平.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探析[J].学周刊,2020,14(1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