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培智生活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留美黎
[导读] 在培智学校中把数学融入生活的教学方式

        留美黎
        福建省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362200
        摘要:在培智学校中把数学融入生活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使数学知识返璞归真的学习方法。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明白数学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鉴于此,本文对特殊学校培智生活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特殊学校;培养生活数学;教学策略
        在生活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智障学生和多重障碍学生能掌握一些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促进其智力得到发展,是我们特教教师一直努力为之探索的目标。
    一、培智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理解能力不一
        培智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对于数学这一较为抽象的学科,他们的学习难度不一,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对此,教师在设计讲课内容、组织课堂实施,甚至是安排作业时都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智力障碍程度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实现因材施教。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没有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常常按照统一标准授课,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效果不佳。
        2.学生思维能力欠缺
        数学知识抽象性强,而培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往往需要通过实物演示来理解数学概念与相关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水平,没有利用实物辅助教学,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数学“生活化”流于形式
    要真正理解什么是生活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数学同归到生活中,挖掘它存在的意义,而并非让智障学生通过生活来对数学精心学习。这样的操作就会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彻底忽视了生活中的数学和数学生活化的区别。举例说明,教师在对智障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的课程引导的过程中,往往会将买东西或者卖东西作为课题开展的话题,这样的方法虽然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却过于形式,失去了学习数学过程生活化的意义。过度的引入生活题材,则会在某些程度上削弱数学的魅力。
二、特殊学校培智生活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1.培养学习兴趣
    很多生活化情境的教学内容虽然贴近实际,但实际的教学价值并不高,个别教师会从“买东西”此类教学内容入手,可见其并没真正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含义是什么,无法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更深刻的含义。这种形式化的生活实践教学,对于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影响不深,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改善这一问题。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阿拉伯数字3时,教师可以用毛绒玩具以讲故事的方法来讲解。首先,教师先拿一只玩具熊让学生记住,然后再拿另外一只熊放在讲台,之后又拿出一只握在手中,然后问学生此刻共有几个小熊玩偶。通过此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认识数字3,还能告诉学生1+1+1=3这个算式。
        2.灵活运用教材
        培智教材是根据学生特点来编排的,里面的知识结构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融入的教学手段也形式多样,易于学生接受。但是,学生的情况更是多种多样的,智力程度也各有不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忠于教材,而不死守教材。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时候,培智教材要求学生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候,学生才学会做进位加法,还未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就要求他们在这基础上做退位减法,难度是十分巨大的,学生无法完成。这时候,我就采取“记个位,数十位”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在计算“12-5”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先在心里记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2,用手指数出10来代表十位上的数字。然后用数字10减去5,学生用数手指的方法很快就可以得出10减5得5,这时候,再让学生把得数5和2加起来,学生就完成了“12-5”的计算。这符合学生直观学习的特点。
    3.创设生活情景
    教师在设计生活化教学的情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如今时代的发展以及教学案例的可实行性。教学内容是否体现了时代主体,教学方式是否在不断创新,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实际考虑到学生日常生活经历以及生活经验,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否则学生会难以理解案例的内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合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了解学生的生活时间,同时鼓励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例如,在讲解数学中的乘法运算时,可以这样给学生讲解:“我们学校的长方形花田里有很多月季花,月季花的横排共有6朵花,竖排有8朵花,想要知道这片花田共有多少朵月季花,应该怎么运算呢?”在进行这个乘法运算的时候,先要让学生了解此花田的形状和花朵排序,然后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这个花田的样子,进而引入乘法运算。通过这样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讲解,学生会更快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4.做好课堂迁移
        培智学生的智力跟普通学生有较大差别,因此,培智学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为关注教学方法,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是将实际生活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培智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
        例如,在“百以内的数字”一课的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在放学时带领学生观察公交车站牌,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熟悉的公交车,想一想自己要坐哪路车回家,再数一数从这里到家一共有几站,引导他们逐步认识数字,并学会点数。在这种生活化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能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学知识,进而注意观察学习。又如,在做“数数”游戏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数一数有几个伙伴,再数一数有几个玩具、几本书……这个游戏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数字进行巩固学习的过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培智数学教学来说,应用生活化教学法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丰富课常教学内容,还能够打开特殊学生学习数学的心扉,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力,让数学教学发挥出应有的实际效果。培智学校里的孩子需要我们针对其特点进行精准的生活化教学设计,让每一名孩子都能真正在培智数学教育中学懂弄会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燕萍.创新培智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8,(23):91.
[2]吴英会.如何上好培智"生活数学"课[J].新课程·上旬,2018,(5):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