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刘书文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培养小学生优秀的运算能力

        刘书文
        湖南省祁东县鸟江镇丁字中学    4216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培养小学生优秀的运算能力,教师通常需要在课堂中渗透一些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知运算的魅力。只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在运算中取得成绩,从而提高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具备优秀的运算能力,能够让他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轻松,也能够为他们今后接触更高难度的数学学习奠定运算基础。基于此,我将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优秀的运算能力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引言:数学运算从小学穿整个中学,乃至以后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算。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先让他们喜欢上数学,不讨厌数学才行。在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任务时,需要提升学习质量。
        一、注重和运算有关的知识讲解
        运算知识有非常多的方面,对数的了解和单位的了解,用单位进行数的填空等都属于运算知识。如果想要学生学好运算知识,那么就不可以忽略和运算有关的内容教学。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源于他们对知识本质的看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先弄明白和理清楚数学知识点,把抽象的知识点巩固在脑子里,他们才可以进一步地把大脑中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习的能力,从而用学习能力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1亿有多大”时,我会注重学生对1亿这个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当学生清楚地在大脑中建立1亿的数字概念以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学习更多和1亿计算有关的数学运算知识。在本次抽象的运算知识讲解中,我会采取实践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中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1亿张纸的厚度,然后鼓励学生先用10张纸去测量厚度,再进行数的叠加,以此方法来想象1亿有多大。学生不仅用测量纸的厚度来体会1亿有多大,还用大脑想象如果一个平底上站着1亿个人会有多宽等。通过学习,学生在脑海中清楚建立1亿这个数目,从而在学习到相关知识时能够正确解答。可见,在开展运算能力培养的教学时,教师就要注重运算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刻明白数学运算知识,把概念转化为运算能力,从而用运算能力解决许多运算的算式和问题。
        二、运算教学模式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成绩。小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不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于形成状态,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适当的引导与约束。通过观察小学生的试卷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粗心、审题不认真、口诀背诵不熟练等原因出错。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认真计算、仔细审题、自觉检查,确保不因为粗心而出错。同时,教师要不断强调,不管是草稿纸,还是作业和试卷,都要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避免出现运算符号模糊、漏写、错写等情况。
        (二)加强口算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口算。这可以说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口算的速度快,笔算的效率和准确率也会高,这样他们的运算能力也就提高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可以先开展估算训练,该训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计算经验,还可以有效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计算59×31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估算,将59看作60,将31看作30,两数相乘,积为1800,因此,59×31的结果应该是1800左右。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快速估算出算式的答案范围,然后再根据笔算得出准确答案,促进他们运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运算信心
        动脑就是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定义、性质、公式、定理的理解,只有把定义、性质、公式、定理这些该理解的理解下来,该记的记下来,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这些理论来指导做题。马虎的同学经常把运算符号记错,这就要求老师在推导公式时加以强调,可以用彩笔特地标注出来,让学生引起注意,避免做题时出现错误,只有记住以上那些该记住的,才能在运算过程中做到有理
        有据。强调学生除了动脑之外,还必须动手,运算能力差的学生正常是眼和手都懒得动的,看了感觉会了,实际到哪一步卡住了也不知道,由于少动手,观察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理解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不能对已知的条件进行观察、分析,这就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刚开始教师一般可以先抛出几个实际生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学习“负数”,教师可以问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好理解的问题,例如,如果把存钱40元记为+40元,那么花30元该怎么表示比较好呢?比如往东走20米记为+20米,则往西走25米又该怎么表示好呢?告诉学生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用生活中的事情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好继续学习下去。
        四、重视学生的课外运算训练
        (一)家长的配合
        在重视学生的课外运算训练教学时,为了能够有效率的开展,教师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在课后把一些训练题目提供给家长,让家长帮助教师监督学生的运算训练。为了能够确保学生在这一课中提高因数和倍数的运算能力,教师应该重视课后的训练教学,当学生放学之后,向学生的家长说明学生在这一节的上课知识掌握情况,然后请家长抽出时间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二)及时的测验
        及时的课堂检测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后是否有认真订正错误,只有确保学生真的有订正错题并且记住运算教训,学生的运算能力才会有进步。及时测验的教学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在以往布置作业的基础上,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题整理出来,然后适当地更换其中的一些数据,再把题目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作答。在学生自主作答更改过的算式中可以发现,他们已经在错误中汲取了教训。
        结论:总的来说,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这对他们数学能力、思维以及基础知识奠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
        [2]潘露露.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林区教学,2019(6).
        [3]林贵金.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管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