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刘丽
[导读] 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间接性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刘丽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城关第一小学   615100
        摘要: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间接性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因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措施及方法,这会促使老师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因此能够在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逻辑思维是指通过运用定义、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开展的一项思考活动,逻辑思维是一种具有条理性、步骤性、根据性的、循序渐进的思维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否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是评价一个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视感性经验积累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鼓励其细心观察、动手操作,积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感性经验,进而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很多学生虽然可以对圆周率的约数等基础知识形成准确记忆,但对圆的特点却缺少深刻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将“割圆术”的相关故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借助圆形纸片、直尺、线等工具来测量圆的直径与周长,计算圆周长与直径间的关系,并通过剪裁圆形纸片的方式来验证“割圆术”,最终确定圆周长与圆直径间的倍数关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对“圆”这一概念形成清晰的认知,为之后学习圆锥、圆柱等相对抽象的知识奠定基础,并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加强专项能力训练
        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在面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时,需要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明确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薄弱环节,并据此展开针对性的专项训练。面对学生比较分析能力不足的情况,教师可利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围绕某一数学问题展开多种解题方法的探究,并判断哪一种解题方法最简单。针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现实案例进行讲述,引导学生从多个案例中总结数学规律与公式,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首先,老师要与时俱进,紧跟新课改步伐转变自己的数学教学理念,对于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激发的灌输式等传统教学理念,要创新或者摒弃;其次,要坚持“以学生为主”原则,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方案,并尽可能将课堂时间及空间留给学生自主探讨,以激发学生兴趣及主动性的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的发挥自身主体地位作用,强化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动力,最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后,一定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意见,不能回避或者批评,而是要积极解答和鼓励,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强化学生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探索和学习新数学知识,强化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老师可直接布置任务或者设置问题,如:“1、2、3三个数字可以排列成多少个新的数字?”等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此时,有的学生是独自一个人思考问题,而有的学生则寻求其他学生帮助,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进而锻炼学生问题分析和思维能力。
四、开展探究式教学,合理设置数学问题
        首先,课前深研数学教材内容,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内容划出重难点知识,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最终的教学内容;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并融入趣味性元素,如动态图像、动画等,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文日;最后,问题的设置还需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数学基础及数学喜好等,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数学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需要,如难度低的数学问题对应基础差的学生,难度高的数学问题则对应基础好的学生,以强化整体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圆”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基础差的学生,设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状态?”等难度低的问题;根据基础好的学生设置“圆的性质是什么?圆与其他图像的区别是什么?”等高难度问题。之后便有的学生得出车轮、铁锅及盘子等是日常生活中呈现圆形状态的物体,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利用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思考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其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公式、数学定义、数学概念、数学法则等几种类型。小学生根据这些公式、定义、概念、法则等数学知识来对问题进行思考,能够很快的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向。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不清楚应该怎样画出三角形的高,这时候教师就要首先让学生弄懂何为三角形的高,只有学生明白了“高的概念”,那么,作出一个三角形的高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思维品质培养、学习兴趣激发等方面入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松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华夏教师,2019(35):5.
[2]杨新林.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9(11):56.
[3]黄磊.浅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177+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