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单县南城第一小学 2743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关键教学内容。然而,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学习过程十分单一,这也直接导致了小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数学失去了原有的有效性,没有达到数学教学的真正需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最终能够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佳显著。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情境;引导;沟通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他们能够将所学变成所用的重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师在新形势教育背景下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小学教师也要在教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多加入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创新精神,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课堂的权利交给学生,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充分的独立自主学习意识。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和发展的黄金时期,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明确的学习方向对他们来讲,是十分重要的[1]。新课程改革后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标准是,要充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重点是要将其培养成为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出发,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由于数学知识点十分复杂,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所以,在新兴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在课堂上紧靠倾听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全面掌握数学知识的,必须要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自主学习的过程来养成自主解答的习惯。用多样化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小学数学更加有效的进行。对此,学生要正确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是教师要有优秀的职业素养,能够通过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在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于生活方面都能有出色的表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利用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2]。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然后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让他们在兴趣的带领下,化被动为主动,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兴趣激发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学情景能够让学生调动起学习的热情,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不能只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还要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进行,不能只停留在讲台教学中,要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让学生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保持轻松的心情,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整个过程缺乏教师的参与,所以学生经常回有各种各样的疑惑[3]。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有的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会主动向教师提出疑问,然后结合教师的意见去解决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原因, 不敢向教师提问,常常有退缩的心理,选择不去处理这些问题。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存在这各自的缺点,自主学习主要是教导学生要能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让学生都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经过彼此之间思维的碰撞,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解题方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同时还养成了团队合作意识,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加亲近。这种探讨同时也非常灵活,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更可以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总之,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就会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堂教学注重引导,与学生加强沟通
要想使数学教学效果更佳显著,教师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好奇心理,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很容易参与到数学课程当中[4]。学生要想真正掌握知识,就一定要参与到整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发现和解决,这样才能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在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有完善的教学计划,来引导学生明白知识形成的体系,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知识来说要通过生活举例,来让学生在脑海中将抽象的东西,实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单一的传授模式,积极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在问答教学中,能够提高学习的热情,以此来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四)重点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进行改革,将探究性学习方法作为课程改革后的重要教学手段。这样能够让学生多数学知识活学活记,有效避免了传统题海战术的单一性和枯燥性。相比之下,这样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方法,对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明确的认识。所以有些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并不是不想学,而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即使部分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也是经过不断失败后找到的,并不具备一定的系统性,比较零散。因此,学校应该针对自主学习的方法开设相应的指导课程,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经验带领下,找到并掌握最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需要时间的积累。小学生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起自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更加高效,最终提高整体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03):73-74.
[2]卢成军.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0):93-94.
[3]徐迪风.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知识文库,2020(18):62+64.
[4]杨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0(1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