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寻找数学——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徐步准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徐步准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第十二中学  325802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找到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文章针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新课改推行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能力,因此在初中教学的过程当中,主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充分挖掘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来,文章重点讨论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现存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未突出教学重点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这也使得学生缺乏较强的理论基础,在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难以将理论作为有效的支撑。任何一件事情在尝试的时候都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也是这样。在很多人看来,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对于整体的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容易使得学生忘记学习,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些都使得初中生活化教学难以突显出其教学的重点。
        (二)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教学的重力放在提升学生综合数学学习能力上,忽视了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整个课堂中只有教师单纯的讲解。课堂中,教师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发挥自身的思维,整个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缺乏应有的互动与交流。教师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应有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教师在长期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其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与落后,为学生设计的数学教学内容也十分单一与枯燥。每堂课中,教师都将精力放在追赶教学进度上,课堂中缺乏欢快的教学氛围,忽视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也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落后。
        二、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在教学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生活化教学中也需要不断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生活化教学只是帮助学生走进数学学习殿堂的媒介。所以,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审视数学教材与学生的生活,找到生活与数学学习间的契合点,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激情。学生在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中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中,懂得从生活中提取学习的素材,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为学生更为高效地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强调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情境,实现提升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的教学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更依赖于直观教学内容的学习,学习中他们更乐于利用具体化的事物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解释。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巧妙地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数学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数学文化知识内容。
        (三)将小组合作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
        教学中,小组合作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需要能够将生活化的教学与小组合作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完成更为复杂的数学作业,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统计”的相关教学中,学生在独立完成所布置的作业以后,教师要以小组的形式为学生布置一些比较复杂的统计学作业,引导学生利用电子表格对数学进行统计与分析。这一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最终对作业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同时其中也会将学生的个人表现考虑进去,然后进行综合的评分。小组中,如果作业全部由一个人完成,那么只能是一个人有分数。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未来集体的利益也会更加高效地参与到小组配合中,展现自身的能力,同时在学习中,学生也会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点意义,形成较强的合作意识。
        (四)借助生活化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开展数学教学,以此打动学生的内心,活跃整个数学课堂的氛围。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心理以及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增加动手操作与提问的环节,进而迎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欲望。
        例如,在“平面图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花坛设计,要求种的花是花坛面积的一半,然后问学生应当如何对花坛进行设计?然后再给出几种草类的价格,预计整个花坛布置的花费为1000元,又应该如何对花坛进行设计呢?在这一教学中,学生对平面图形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会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
        (五)巧妙应用数学现象,为课堂增添活力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相对是比较陌生的,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逐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重点与难点。
        例如,在《几何图形初步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导入到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这样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既提升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的信心与兴趣,又有效地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欢.“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3(8).
[2]杨庆丰.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11).
[3]张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