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陶慧
[导读]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

        陶慧
        西安高级中学十一中分校       710021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只有让学生形成严密、理性的数学学习思维,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正确的运用数学。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同时思维导图的存在也能够对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全新的转变与引领。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应用探讨
        所谓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拆解与分析,将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化的展现,让学生能够了解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从而减少学生的探索时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帮助学生呈现了自我思考过程。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源自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潜移默化,而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会使知识体系更加条理化。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初中阶段数学课程难度较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易于调动再加上学生思维活跃,因此对于一些实践活动往往更有兴趣。教师想要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就利用思维导图正好迎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与生活更加贴近,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学生需要学习的目标,随后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点的讲解。在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学生可以避免盲目学习,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建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自主展示平台——绘制知识思维导图。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思维为主要应用形式的教学工具,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出各种主题之间的层级感与隶属关系,并且在不同的领域之中,思维导图都具备着非常大的作用与意义,因此也被广泛认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系统把握,方便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更加丰富且有效的学习活动,在采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进行知识点的探索,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上
        教师在进行以往的数学教学时,常常会使用传统式的教学手段,在这种教学手段下,学生往往陷入了被动地学习地位,不仅抑制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还阻碍了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散,严重影响了学生在综合方面的素质提升。因此,教师要想良好的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效果,就要充分结合数学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利用思维导图建立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体验,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进行知识的补充。
        例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它的四则运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分数和分式进行形象的类比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猜想,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的运用又可以学到新的解题思维和相关知识。利用娓娓道图的联想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可以把帮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


(二)锻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中知识往往并不深奥,因此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深刻体现教学重点且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间产生迁移、互动的欲望,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提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的构建也非常重要,只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班级具体特点来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而教师指导学生构建知识思维导图、学生合作探讨开发思维导图都是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的良好作发。与此同时,根据对数学新课改要求的分析和研究,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中,互动式教学与传统单向灌输教学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而且有着诸多优势,作为教师,需要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提问,加上教师的引导式教学,由此充分体现出教学的互动性,并且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出更好的学习桥梁。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将总结的知识进行归纳和处理,对于重难点的知识可以用生动的图像进行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上的难度,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保证学习质量、提高效率。在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组构建思维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点、思想方法整理与归纳,让各个小组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所构建的思维导图作品给出相应的建议或指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又让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训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利用思维导图高效复习
        一般数学复习课都是以教师主导,学生只需要跟着数学教师的思路走,对数学知识进行正常的梳理和归纳,但是久而久之,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即在小学数学思维基础上得不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数学解题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没有一隅三反的能力,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较为固化,没有创新,同时数学成绩也难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便会一直停滞不前。然而,在思维导图的依托下,学生可以逐渐摆脱以上现象,数学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思维导图的优势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将思维导图进行美化,在配色和线条上做文章,可以在图形内填充上各种颜色,也可以通过改变线条的粗细来表达层次和重要程度的突显。这些都可以充激发出学生的复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高效复习。
(四)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根据数学教学新理念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将原本机械化、单一化的数学知识学习转变成有趣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逐渐发现数学知识中的奥妙,由此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增强。与此同时,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软件及手机APP等绘制出思维导图,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空间,并利用各种不同的关键字、符号与线条颜色等,对相关知识进行一个有效的表达。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圆的相关知识内容是,老师可以先给出相关知识点的体系结构,让学生自行制作思维导图,最后给出标准的思维导图样本,如图所示,

        让学生自行进行补充完善,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相互找出彼此的不足,进而让初中数学的学习更加有条理的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未来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模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内容来抉择更好的学习方向。无论是学生的数学概念还是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都离不开思维导图模式的加入,而思维导图模式的融合与提升,也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晓琼.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0(21):25+27.
[2]王小江.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58):65-66.
[3]章毓波.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7):23.
[4]刘翔文. 思维导图在乡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