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全新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百丈中心校 545808
摘要: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软件交互技术、局域网共享以及微博平台等丰富了信息沟通的形式,也为我国的教育行业带来了福音。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充分将文字、图片、图像和音频等文件融合在一起,形成动态、形象和灵活的教学课件。这对帮助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保持其旺盛的学习动力,有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有效落实,教师需要做到紧随时代潮流,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新课改要求,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掌握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方法,有效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开展数学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与热情,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多的运用,同时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占据着一定地位。因为多媒体可以将画面和声音进行有效结合,还可以将图片进行动态处理等等,与以往相比,这是一种新奇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最大化的被激发出来。而且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那么的枯燥乏味,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将静态化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可以将静态的事物转变为动态的事物,让原本在小学数学课本上静止的事物通过信息技术在多媒体上进行动态展示,可以让学生多方位的进行观察。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这一节课时,原本在小学数学的课本上有静止的正方体、长方体以及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在课本上通常只能展示这些立体图形的某一面,如果想要观察其他面,那就需要将这个立体图形进行展开,而这对与刚进行学习的学生来讲,毫无疑问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学生刚接触也不熟悉这些立体图形的展开法则。此时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进行展示,可以将原本静止的立体图形,转化为动态的立体图形,让原本只能展示一个方位的图形进行多方位展示,通过旋转、对称等方式,一边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进行图形观察,另一边也可以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清晰的印象,而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通过一种最直观的观察方式,让学生能够进行细致观察,而且能让学生在脑海里构建其相关的立体图形。
(2)将无声化为有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原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中,通常是由教师来进行图文的讲解,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丧失学习兴趣,而且学生会在教师的讲解中,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课堂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
在这个方面上,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课本上的图文讲解进行配音,教师可以采用机械配音,可以不用采用自己的声音,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电脑配音的方式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加法运算的时候,小学数学的课本上会存在小红和小明分配苹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小红和小明需要进行配音,让原本没有声音的图片,在多媒体上通过声音来向同学们进行信息的传递,为原本的有些沉闷的数学课堂注入一丝活力,也让原本分散注意力的同学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拉回他们的注意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课堂注入活力,而且也能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有一小段时间的放松,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能让学生掌握住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营造学习氛围,进行劳逸结合。信息技术可以模拟现实场景,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出的虚拟场景来进行学习。信息技术所模拟出的学习场景可以让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放松大脑,让原本在大脑中紧绷的那根弦得到短暂的放松,不会让学生产生太大的学习疲惫感,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疲劳,做到劳逸结合。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会让他们的大脑产生疲劳感,因为小学数学需要学生进行计算、识图等繁杂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是比较繁杂,没有规律可循的,长时间的进行数学学习,没有外来物质的刺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这时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疲劳,让他们短暂的放松,做到更好的劳逸结合。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是可以根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程度来进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只有数学老师一个人的声音,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信息技术可以做到化无声为有声、视听交融、感染力强、化抽象为具体等要求,这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在视听上的需求。而且让学生通过一种直观的方式来进行数学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为信息技术可以将图片、音频等进行有效结合,而它们的结合物正是学生在课堂上所感兴趣的事物,能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得到一种很好的学习效果。
(5)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的需求将教学内容实现动与静、快与慢、虚与实等之间的互相转换,将事物的产生过程进行生动再现,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缩短学生认知的过程。而且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将学习的重难点进行一一呈现,以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现思维的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自己融入到了情境中,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点,对学生的求知能力有很大的培养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一些相对较难的知识时可以化难为易,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可以生动、形象、具体的展示教学内容,让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进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显著提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自身教学理念的变革,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效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其数学综合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涛.试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J].新课程.2020(09):98.
[2]孙粉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