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李玉芬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发展迅速,

        李玉芬
        保定市徐水区大因镇李迪城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07255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小学生处于身体思维智力成长发育的关键时间,而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身心成长。为实现新课标的小学教育要求,教师需深入学习德育教育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全面贯彻德育教育思想,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策略
        引言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德育是教育之本,要将德育放在首位,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的确,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德”显然是在首位,这就时刻在提醒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而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粗略谈一谈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心得与体会。
        1德育教育内涵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小学生思维启蒙与身心成长起到了重要影响。因为小学生的模仿意识非常强,班主任教导给学生的信息,对学生的思维成长产生了一定作用。班主任不断挖掘德育教育的潜在价值,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超标完成既定的小学教育,培养优秀的青少年。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当将德育管理贯穿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意识进行不断强化,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德育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育人”,小学班主任需对自己的教育管理思想进行主动改变,摒弃以往的成绩管理思想,围绕着“育人”开展各项班级管理教育活动,确保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法治意识、人格修养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2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2.1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唐代大学者韩愈对教师下的定义。而在当代,我们提倡的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说明教师除了是知识的化身,更应该是道德的典范,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大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是权威的存在,是榜样的存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要注重其自身言行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以身作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行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比如,班主任要让学生养成不迟到、不早退的习惯,班主任首先自身就不能迟到早退,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再比如,当进行班级大扫除的时候,班主任不能作为一个指挥者在现场进行指挥,要参与到劳动中,和学生一起进行劳作。这样,当学生被教师的行为感染之后,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逐步推进。
        2.2以爱为基,以情为桥
        德育工作的重心就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但是,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地对学生阐述道理,而忽视了情感的交流,那么学生面对枯燥的道理也只会感到枯燥和无味,其效果自然不会太过理想。就像教育家夏?尊所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以爱为基础,以情感沟通为桥梁,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从而用班主任的爱心去灌溉教育的百花园。尤其对于一些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去包容他们。例如,在我的班级中曾有一个小学生痴迷于玩手机,放学回家总是边写作业边用手机看动画片,吃饭时也是这样,父母如果不满足他,他就发脾气,他的妈妈最终没有办法,才将此事告知我。起初,我耐心和他进行交谈,为他阐述一心两用的坏处,并和他的家长进行沟通。每天学生放学,我都会电话和他交流,询问他的作业、晚餐的食谱等等。

我不厌其烦地以一种关怀的态度去感化他,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逐渐发生了改变。
        2.3注重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首先,班主任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因为小学生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刚刚走进学校,对于许多事情的认知还处在一个模糊的状态,如果从一开始他们能够将对教师的尊重长期的保留。不仅会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也会真正的将教师作为能力提高的标杆。他们会模仿教师更多的言行举止,他们会进行更多教师行为的积极思考。所以,班主任从一开始就要在自身的影响力上积极的培养和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小学班主任在从事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随意的辱骂学生、批评学生,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严厉,会加强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同时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活动参与上,也无法展现出学生更多本有的真正水平。所以,班主任要在进行各种活动和班级创建的过程中,积极努力地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我们要尊重他们,慢慢地鼓励他们。他们只是小学生,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进行更多行为能力的不断引导和培养。对他们付出更多的时间,他们便能感受到我们的和蔼,愿意付出更多思想品质的成长来改变自己。所以,小学班主任要不断在进行学生德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过程中,真正的从学生出发,理解他们,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愿意去进行和蔼可亲的交流和互动分享。不仅学生会学习班主任的交流方式,也会积极与他人进行更好的沟通和成长。这样学生便会形成自己的一定的自主意识,通过教师对于自己的影响去养成更多良好的文明观念。同时在进行学生自身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比如说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班级大扫除,通过一起劳动的方式与学生更加亲密的接触,为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感觉到劳动的光荣,愿意为班集体付出自己更多的努力。比如说在进行写字练习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注重平常讲课甚至给予学生评价的方式时所书写的工整性,我们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一个认真书写的习惯,班主任要积极通过自身行为不断去规范自己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影响,让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追求教师自身的要求,真正的使班主任自身的影响力,运用在学生成长和改变的过程中,让他们更加快乐而又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2.4开展实践,践行德育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学是如此,德育更是如此,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更应该通过不断地实践去践行,进而加深学生对一些事物和思想的认知。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关于道德品质建设的主题班会,从而通过学生的参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当然,因为主题班会多是局限在校内的实践,所以教师要注重班会内容的丰富性,比如将“生态保护”“乐于助人”“孝敬父母”等主题穿插进行。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将实践活动开展到校外,从而使德育教育在学生的亲身实践中实现进一步的深化。例如,在表达“孝敬父母”这一思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为父母洗脚”的作业,从而让学生在给父母洗脚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一思想的认知。
        结语
        为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整体水平,小学班主任需深刻认识到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审视自己以往的教学管理工作,找出教育管理的短板,并及时进行提升。同时校方需完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并制定规范的德育教育工作内容,约束指导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邵玮玮.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51+97.
        [2]王芳,来春旭.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56.
        [3]熊艳艳.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246.
        [4]肖世强.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39.
        [5]于海峰.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7,0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