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关晓玲
[导读] 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关晓玲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米稔中学  524061
        摘要: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是学生能力和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传统的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和道德水平的提升没有过多关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已经发生了变化,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必须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利用德育工作的渗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在当前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本文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相关的浅见。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班级管理
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初中班主任在进行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班主任通过德育工作,帮助初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品德和思想,为初中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遇到了一些困境。在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要更新自己的德育理念,通过新型的德育工作方式,提升德育的效果,打造新型人才。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一、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1.德育教育方法不当
        若想在初中阶段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便需要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措施。从目前形式来看,部分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仍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部分班级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不够深入,仅停留在管理、教育的层面,没有做正确积极的引导工作。还有部分班主任平日事物繁多,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些应接不暇,进而在德育教育层面投入的精力便有所下降,难以真正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德育教育忽视了学生自主性
        在初中班级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不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没有聆听学生想法的意识,部分班主任没有设立适合班级管理的针对性方案,而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单一性的口头教导或奖惩机制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学生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很难有表达自我的机会。另外,部分教师在讲授德育教育知识时,讲解的出发点过大,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教师讲授的德育知识,进而便不易深刻体会到德育素养的重要性。
3.德育教育缺乏专业化组织
        在部分中学中,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基本由班级班主任全权负责,没有设立相应组织进行管理,同时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制度也不够健全。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效果,学生也无法切实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只有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才会开展教育工作,而没有在日常点滴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这些问题都将在一定程度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初中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强化德育教育意识
        针对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学生德育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学校方面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要不断强化德育教育意识。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德育教育的宣传,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教师研讨会来宣传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德育教育的教学计划,提高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按要求执行德育教育计划,同时关注德育教师的时效性,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引入最新的时事政治资源,并将学生的德育成绩纳入到学生的总成绩中。此外,还要加强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教育意识,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德育教育也是每一个教师的工作,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合理融合德育教育内容,加强德育教育和各个学科的有效融合。另外一个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强和家长的联系,提高家长的德育教育意识,让家长也认识到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
2.创新德育教育的形式
        初中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接受能力很强,对传统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难以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就要创新德育教师的形式。思想品德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体验的空间,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到教学环节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从而让学生对德育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班主任来说,开展德育教育要改变以往那种说教方式,可以开展德育教育讲座来宣传德育内容。
3.加强实践锻炼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式、道德习惯等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在实践活动中完善和提高。教师利用初中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积极好学、求知欲强的特点,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爱好,创造锻炼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人类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实地考察身边的动植物物种,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并完成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热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防止环境污染,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初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教学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来强化德育教育意识,同时提高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参与度。此外还要创新德育教育的形式,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方法,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石远泽. 浅析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华少年, 2019(4): 108-108.
[2] 聂丽晶. 浅谈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 000(008): 958-958.
[3] 楚营颖. 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 2015, 000(072): 170-171.
[4] 曾令聪.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7): 00319-00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