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东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中学 516055
【摘要】初中阶段,面临中考升学,加之成长中的各种情感问题,会对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使学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学习上,有效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与德育水平,是当下初中班主任思考的热点话题。下文针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引言】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当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对初中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而德育教育则是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教育。因此做好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事情。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差不多是由班主任一个人进行,其他任课教师仅仅需要教好自己的课程。这种情况就导致班主任的负担加重,压力加大,从而无法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加强师德修养
在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班主任要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并为学生做出良好榜样。班主任是学生们在学校生活中接触到的最多的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影响,为了使学生真正置身良好德育氛围,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优化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与专题讲座或交流活动,使其不断吸收先进教育理论,优化德育方案。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培养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教师先要做到勤于劳动、热爱劳动,如果教师也是懒惰的,却要让学生热爱劳动,德育实效就会大打折扣。当教师能够为学生做出良好榜样,学生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熏陶,在面对劳动活动时,也会积极参与其中,进而提高劳动素质。
二、完善班级管理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愿意亲近和信任自己的老师,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有益的活动,对此,教师要重视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促使双方能够在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下相处,才能促使德育效率更高。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制定一些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学习进步的奖励制度、出勤情况的奖惩制度等等,要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并做到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班主任还要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当学生获得了来自班主任的关爱和尊重后,双方关系会更加和谐,班主任制定的德育活动学生们才会更积极地参与其中。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促使自己能够在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中,不断提升德育素养。
三、欣赏鼓励学生
对于学生而言,无论处于哪个成长阶段,都希望得到来自教师的认可与表扬,而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更是有着较强的自尊心,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重视有关“脸面”的问题,自尊心较强而承受力相对较弱。面对这一情况,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的管理和与学生相处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寻找学生特有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要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但要注意纠正的方法,避免过于挑剔,更多的是以表扬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强化学习,提高自尊心与自信心。
另外,班主任还要注意到,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性,尤其是在各科的学习方面,学生基础水平、学习能力、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这些差异的存在,班主任需要走进学生的世界中,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节奏较慢、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成绩较差的原因——并非为智力缺陷导致,还有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要让学生了解,同时要挖掘学生可赏识的长处,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此基础上激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重新树立自信心,实现良好发展的目标。
四、丰富实践活动
带有情感色彩的实践活动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例如在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健康心理,培养学生耐挫能力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体育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面对失败时,班主任要及时做好教育工作,使其不断产生抗挫折的意识。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设置多彩环节,如诵读爱国主义诗歌、合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等等,促使学生能够有效提升爱国意识。通过设置实践活动,学生们的各种情绪体验会被激活,在情绪力量的带动下,学生们意识领域的道德信息会展现出来。为了提高德育实效性,营造良好德育氛围,班主任要制定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五、开展家校合作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单方面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长友好配合,才能不断提高德育实效。对此,班主任可以构建微信交流群,主动与家长密切联系,增加交流频率,针对学生们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沟通,并制定有效的方案加以解决。例如在校期间,班主任组织学生参与“感恩的心”主题德育活动,让家长来到学校共同参与一些亲子活动,引导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诉说一些成长寄语,促使双方间能够构建更和谐的亲子关系。此外,在进行其他活动时,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例如在开展法制教育时,家长可以为学生购买一些与法律相关的书籍,让孩子们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引导家长参与,能够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家长的积极参与能够促使学生的德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能够提高德育实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优化其行为品质。
【结论】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德育都是不断渗入的。德育的开展,在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校的工作方面有着促进和导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美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9(5):98.
[2]堵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浅议[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9)32.
[3]黄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科学咨 询(教育科研),2018(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