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团活动在学校德育及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车家创
[导读] ,所以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是尤为关键的

        车家创
        广东省茂名市田家炳中学  525000
        摘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所以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是尤为关键的。而社团活动在学校德育及教学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学校必须将社团活动的建设重视起来,发挥社团的优势,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在高中德育教育中,教师必须将“育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教学活动,并将德育教育合理地进行渗透,促使学生实现全面的提升。本文分析了社团活动在学校德育及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团活动;学校德育;教学工作
        引言:社团活动作为一种隐性的校园文化,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教育中,过于侧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很少组织德育教育、励志教育等社团活动,导致学生道德意识薄弱。因此,要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发挥社团活动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通过优秀社团成员的引领、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的兴趣,培养自身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社团活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一)教育导向作用
        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堂是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而社团活动则是发挥个性的场所。社团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中学校的社团活动是在党组织的指导下开展的,所以其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学校既可以利用社团活动来宣传先进思想和文化,还可以利用社团活动的育人功能,实现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二)素质拓展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高中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提升。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宣传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开展社团活动,有助于拓展知识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参与社团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参与社团活动,有助于促使学生实现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强化社团活动德育功能的对策
        (一)丰富校园文化,推动学生社团的有效发展
        学生社团活动是一道靓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它以形式新颖,时代感强;覆盖面大,带动感强;号召力大,参与性强为主要特点,越来越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丰富学生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学校对学生社团的发展、活动的开展和安全应急制度等方面应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学校也有责任和义务对于学生社团的发展和活动的开展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针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切实发挥教师的德育智能,引导和号召更多的教师投入到学生社团的发展中来,让教师更扎实的学识、更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成为学生社团发展的助推器。
        (二)结合生活
        教师对社团活动的设计时,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确保各种类型的社团都能找到科学发展的方向,来增强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比如,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将社团有效地分类,与相应的学科相联系,让教师以顾问的身份融入学生的社团之中,为社团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指导,从而逐渐开展高素质的社团活动,为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德育创造有利的条件。

再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讲解一个全新的德育知识,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出德育内容,让学生能够将德育与生活充分融合,进一步体会到德育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促使学生能够将德育知识真正记忆和内化,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三)凸显学校社团德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
        德育工作本就是润物无声、化人于无形。比如:借助学校儒行社的社团活动可以有效培养中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弘扬传统儒家文化的意识。国学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学生作为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往往反映着中华民族的青年一代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和感知程度。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
        (四)完善社团活动的制度
        在高中教育中,强化社团活动的建设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需要,所以高中学校就要强化对社团活动的管理,引导学生参加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在不同方面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高中必须完善社团管理制度,为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指导,秉持“发挥个性、锻炼能力、陶冶情操、提升素质”的原则,引导学生参与有助于自身发展的社团活动,更好的发挥社团活动的德育功能。
        (五)家校合作,打造精品社团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离不开学校与每一个家庭的共同努力。由于高中学业压力比较大,很多家长可能不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担心影响学生的学习等等。这里需要家长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同时,教育者应该与家长展开积极有效的沟通,校园开展社团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希望家长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可以组织家校联系委员会,请家长作为社团监督员等等来增加家校互动。
        (六)激励机制的建立
        激励机制对于学生社团的运营十分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事件结果的好坏会减弱或者加强行动的效率。因此在社团内部可以打造相应的激励机制,每当某个社团活动结束之后,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达到正向激励的效果。对于学生社团而言,他们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因此相应的奖励机制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从不同层次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就能让学生的价值得到重视,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社团在某些活动中可获得相应的收益,特别是对于专业性社团而言,一些社团活动能够和企业合作,通过劳动来获取报酬,这时报酬就可作为激励的重要手段。
        结论:由上可知,高中校园社团活动的开设也是高中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行组织的形式来积极参与进来,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培养主人翁意识等等有着显著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高中的学习是繁重的,但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起到辅助作用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提升综合实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艳艳.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完善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1):13-14.
        [2]洪淑瑜.浅谈高中生社团活动的利与弊[J].考试周刊,2019(91):5-6.
        [3]张洪涛.高中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几点思考[J].科普童话,2020(23):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