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蕾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班级管理当中,老师需要不断地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具体学习时的状态,所以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小学班级管理当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对其进行逐步渗透,从而为今后的班级管理以及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 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当中都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我们在小学教学当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思想品质的提升也尤为重要,老师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德育教育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逐步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小学教育是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需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将德育教育融入于其中,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了解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思想,也为今后的班级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班级管理当中,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班级的引导者,班级管理工作包含很多方面,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思想、卫生、社交、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班主任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逐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政策的制定上,班主任首先需要了解班级现状以及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各科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在思想上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在班级管理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与管理,需要老师在学习生活当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当老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后,就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制止,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学生出现了不讲卫生、打架的问题,班主任就需要对其进行教导,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管理现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的老师所采用的管理理念较为传统,管理理念并未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管理过程当中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老师在管理时过度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学习成绩是评判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该种管理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德育素养,但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班主任并没有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德育教育所包含内容较多。其中包含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四个方面。老师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只是对于学生日常学习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管理,而德育教育思想理念并没有渗透于实际管理当中,整个管理过程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其次,管理内容有待完善,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班主任并未将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放于首位,大多数的老师并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存在较大随意性,严重降低了管理质量的提升。
三、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
(一)构建轻松的德育教育氛围,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在面对未知世界时,通常不知如何处理,甚至会出现较多不当的行为。在教学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相关生活场景,要求学生参与到其中,学生参与到生活场景当中,感受不同的角色,能够加深学生的体会与理解。例如,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小学生在看到残障人士之后都会害怕,会表现出一种厌恶的情绪,这将会给残障人士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学生是没有办法体会这种伤害的,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残障人士。在班级当中,老师可以扮演残障人士,这样学生在接触老师时,就可以降低恐慌心理,表演结束之后,老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于残障人士的看法。在这时我们还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残障人士的经历活动,将残障人士内心独白告知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残障人士内心活动,学生在了解对方的痛苦之后,会发自内心地关爱残障人士,并尽自己的所能给予一定的帮助。
(二)创新班级管理的理念,融德育教育于其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引导者,在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将德育教育思想融入其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创新教育管理方法,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开展管理,进一步推动小学班级管理发展。在进行班级管理之前,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内心诉求,我们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规则,例如在学生乱扔垃圾,随口说脏话后,需要受到哪些惩罚呢?我们可以通过小小的惩罚来告知学生,这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改正不良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认识到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这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德育教育的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效率
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我们只有不断丰富德育管理内容,才能够逐步提高管理效率。老师在管理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管理,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教育。学生因为家庭生活环境的不同的,导致其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呈现的自身素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学生在当前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其内心的真实诉求,然后结合当前教学发展现状以及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完善管理内容,进一步推动德育教育管理发展。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事物认知能力较弱,通常会出现较多不当行为。在这时,老师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纠正,深入探究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寻找有效解决对策,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认识,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进一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在小学德育教育当中,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不了解的问题,以及在班级渗透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寻找有效解决对策对其进行解决。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其中,逐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班级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构建良好学习氛围,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刍议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 周丽. 中国校外教育. 2018(07)
[2]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做好班级德育工作[J]. 戴秀梅. 教育艺术. 2019(11)
[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J]. 刘文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