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朱蒙蒙
[导读]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开始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朱蒙蒙
        仙居县白塔中学   317300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开始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初中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等的提升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对于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极为重要。本文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初中美术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学的侧重点不再是培养初中生的美术既能,而是以美术教学为媒介来促进初中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等的发展。基于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改进和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新课标中的相关规定,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
        初中美术新课标将美术学习划分为四个领域,而这四个领域中均包含审美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可见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能力的提升对于初中生审美趣味、形象思维能力、艺术创造力、美术创造兴趣的增强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也是培养其审美能力的意义所在。初中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了解丰富多样的美术创作形式,可以建立起一定的艺术组合能力,而在此过程中起形象思维、美术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将会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些同时也是起审美能力提升的外在表现。此外,审美能力的提升能够让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让其对美术创作充满兴趣,为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这同样是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所在。
        二、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活动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致初中生对美术学习生不出兴趣,而这必然会影响到其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其次,部分美术教师不注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这就导致其掌握的美术知识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而且自身的美术创作能力也止步不前,这也会对其在美术教学中对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最后,美术教学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而且通常是对初中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很少对初中生的审美能力进行评价,这也会影响到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丰富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丰富多样的美术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激发初中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从而为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当不断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且对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予以改进,让初中生感受不同教学方式的魅力,借此唤醒其对美术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借助教学之际很好的培养其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方式生动有趣、互动性较强,能够很好的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方式。以《印象派的画家们》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初中生对印象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其展示一些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作品,比如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然后让初中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彼此交流一下自己对这幅画作的第一印象,并且借助这幅画尝试着分析一下印象派作品的特点,而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审美的交织,这对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了解初中生的审美心理
        想要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了解其审美心理,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培养效果。

初中生恰好处在青春叛逆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极强,而且不喜欢他人强行纠正自身的某些观念和想法,他们对“美”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教师在培养其审美能力时应当考虑到这些内容,认可并尊重其对“美”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欣赏其它类型的“美”的能力,借此逐渐提升其审美情趣,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此外,每个初中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美”的认识和感受各有不同,有人喜欢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也有人喜欢浓烈的西方油画,教师要在了解每个初中生的审美心理的基础上,帮助其拓宽对“美”的欣赏和感受范围,让其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美,这样也能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升。以《美丽的西湖》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从不同角度感受西湖的美,并且将自己对西湖美的感受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绘画方式表达出来,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其画作来了解其审美心理,继而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让其感受利用水彩画所能描绘出的西湖的美,这其实就是在拓宽初中生对美的感受范围,在此基础上其审美能力也将获得显著提升。
        (三)激发初中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对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初中生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时,他们会积极主动的让自己沉浸到美术欣赏、美术创造等的过程中,从而更好的发现美、创造美,这些都能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升。激发初中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方式非常多,游戏教学、情境创设等都能很好的唤醒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以便唤醒其美术学习兴趣。以《青春风采》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主要是为了引导初中生初步掌握服装搭配时的一些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以此来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初中生搭配一套自己最喜欢的衣服,然后举行一个小小的“时装秀”,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其美术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时装秀”的机会了解每个初中生的审美特点,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更好的培养其审美能力。
        (四)培养初中生的审美理解力
        良好的审美理解力对于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虽然经常借助外部直观感受来完成相关的审美活动,但是想要比较深刻的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从更深的层次感受其“美”之所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理解力,只有这样才能发自内心的感知某个作品或者事物的美。而想要提升初中生的审美理解力,要注意培养其对美术知识和丰富多样的美术表现技能的理解,各种美术符号所代表的象征意义的理解,以及审美意味的理解,这样初中生在看到美术作品时才能对其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并且感受其“美”之所在。特别是要培养初中生对审美意味的理解,让其在欣赏作品时不仅要对其表现形式予以审视,同时还要能够联系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创作时的情感等,这样在欣赏作品时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的内在美。
        (五)借助实践活动培养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与其它的课程不同,教师如果只是让初中生在课堂上“闭门造车”,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其美术技能,但是却难以有效培养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其审美能力发展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举办一些美术实践活动来培养其审美能力,比如带领初中生进行户外写生、参观美术博物馆、参加美术作品展等,让初中生走出教室在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这样也能促进其审美能力提升。
        
        总之,初中美术教室可以通过丰富初中美术教学方法、了解初中生的审美心理、激发初中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带领初中生参加美术实践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升。当然,教室还可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分析影响初中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各项因素,然后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方法来培养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瑞.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117-118.
        [2]胡建军.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03):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