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郑晨耀
[导读]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游戏教学必须适合中小学生的特点

        郑晨耀
        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322200
        【内容摘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游戏教学必须适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既要突出思想教育,练习手段以要有所变化,游戏组织还要活泼有序。我们认为:注入思想内容,使游戏教学充满活力;教法灵活多变,使游戏教学更具魅力;游戏组织活而不乱,使游戏教学更具特色,是游戏教学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   游戏   开发   思想   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已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现在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提倡以健身、健心、兴趣、娱乐教育为主,淡化竞技体育。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在组织教法的运用上缺乏创新和娱乐性,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浓和自觉性、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怎样才能逐步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体育教育向着健身、健心、兴趣、终身教育转变,这是我们每个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的选择教学的内容外,还应在组织教法上广泛采用趣味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这是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游戏充满着乐趣,使儿童无忧无虑,儿童在游戏中受情节的吸引,目标的激励,规则的制约,各种角色不受表演的要求,培育着优良的思想品德,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单一,制约学生的兴趣,因此,我认为在游戏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上多下功夫,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游戏的兴趣。
一、?注入思想内容,使游戏充满活力增加趣味性
  寓思想教育于游戏教学之中,是体育游戏教学创新的突破口。我们在教学实验中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在创编游戏时,注入思想内容,使游戏更具有生命力,能为我所用,为学生所欢迎。其显著特点就是在创编游戏时,转变过去“抓住时机及时教育”的观念,变为“设计程序突出教育”,使思想教育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平淡变为突出,寓教于乐,寓教于练,实施德育渗透,其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         
1.引导学生 结合实际,拓宽思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游戏的思想教育内容与发展着的形势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有了新的亮点。如《当一回农民伯伯》的游戏,原本就有思想教育的因素,如果教师结合市场经济,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通过劳动获得丰收,说明劳动是光荣的,但是,要珍惜劳动成果,丰收的果实要颗粒归仓,还要运到市场上去出售。这样,使游戏有了新发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思想教育也增色不少。
2.?产生悬念 设计思想教育的内容,通过游戏引发悬念,最后解开謎团,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找礼物》的游戏,把常见障碍接力游戏,注入思想内容,为了寻宝,学生团结一致,积极奔跑,越过障碍,到底找到什么礼物?留下了悬念,学生急切等待老师亮宝的口信心令。当知道亮出的礼物是4条鼓励学生“为明天而努力,加油,加油”的宣传标语时,全体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领悟了思想教育的内涵,这样的悬念式,使游戏更精彩,更具生命力。

                                  
3.描述 将国家重要时事,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事件,作为思想内容,注入游戏之中,使游戏主题鲜明,意义深远。教学中通过描述事件过程,构思动人场景,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如《抗震救灾》的游戏,把四川军民抗震救灾中的通道路、救伤员、抢运物资的动人情景,以游戏的形式搬进体育课堂,学生热情奔放,全身心投入游戏之中,好似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受到了教育,振奋了精神。
二、?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 能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体育课游戏活动往往是一项集体项目,没有“互帮互助”的精神就无法取得最后胜利。如“《抗震救灾》”这个游戏,每队3-4人要求游戏开始后两个同学手拉手把受伤的同学台到指定的地方,被台的人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碰地,把一个一个受伤的人台完为止,最后以最佳方法和最快的为胜。这个游戏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同学们“互帮互助”,紧紧地抱在一起,你拉我,我扶你,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最终全部稳稳地把伤员送到指定地方进行救治。
2.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发展责任感营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课程,它包括物质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环境,精神层面。体育教师应起到表率作用,真诚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进行模范评比,以及体育明星、冠军事迹讲座,等等,在学生心中树立偶像参照物,规范其品德行为。在上课参加活动的时候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们各自感受一,如‘《抗震救灾》让学生感受到每救一个学生就会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解放军叔叔他们是多么的辛苦。为救助一个人可能会牺牲自己。让他们从思想上就有一种改变和认识。
3. 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在校课外活动加以规划。一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活动,规划好活动的内容、方式等;二是指导学生的自由活动和交往。学生在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中会培养诸如团结、友爱、坚强等精神,而在自由活动中可以养成独立、自信等可贵的品质。活动内容有较强的教育性。体育游戏是一项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活动,不少游戏还有一定的情节和主题。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忠诚老实、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精神。 转
三、?教法灵活多变和感情的加入,使游戏教学更具魅力
        练习目的明确。这种目的就是以增强中小学生体质为主,其次是发展智力和获得娱乐。有的游戏重在提高某些素质,掌握某些技能;有的重在发展体力和智力;有的是为了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有的是为了让学生有一种责任感;有的则侧重调节情绪和休闲娱乐。
??活动内容有较强的教育性。体育游戏是一项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活动,不少游戏还有一定的情节和主题。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忠诚老实、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精神。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广大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游戏内容,将体育游戏和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海林:《介绍几种小场地的器材和游戏》,《体育教学》,2015年第4期
2、?李建军:《如何提高小学生对游戏教学的兴趣》,《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3期
3、?姚卫东:《创造性进行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体育教学》,2019年第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