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彬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小金中学 624200
摘 要: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最新要求和实际规定,可以得知,我国对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视的。而体育课程的出现和发展,是培养和增强我国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精神的有利阵地。现如今,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培育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重要性,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运动,不断地增加体育知识储备量,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显著增强和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动参与;教学策略;兴趣;主体地位
依托于传统形式的体育教学,学生不仅无法高效准确地掌握好体育运动,还会抑制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个性化发展,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在体育方面的运动兴趣点。因此,新时代的体育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并且能够意识到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紧跟体育教学的前沿信息,不断地创新和优化体育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由此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爱上体育运动。
一、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想要成功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体育教师需要从自身的教学角度出发,摸清学生的兴趣点,不断地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次数,并且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中心。通过自主体验,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由此促使其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增强[1]。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再利用一些具有新、奇、特的体育相关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体育课堂的悬念性和趣味性,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在进行足球射门练习时,体育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播放各种射门的视频,并且利用慢放、放大等功能,促使学生能够清晰、直观地看清射门的整个过程,其中,学生能够对足球运动员起跑的具体动作、踢球的角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认真地分析和仔细地研究,然后,再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由此激发出更多的足球射门小技巧,促使学生能够逐渐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当中,萌发出主动参与实际的足球射门运动的意识。
二、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通过对体育活动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其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特征,其中不仅包含着篮球、足球以及乒乓球等球类活动,还包含着田径、铅球以及跳远等多种体育活动[2]。而在如此情况下,学生依旧没有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固定的,没有任何新意可言,由此促使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主动进行参与。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游戏教学法,将其与体育运动有效结合起来,比如,在进行跳远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袋鼠跳”游戏,通过模仿袋鼠跳,可以在增强学生的跳远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三、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体育知识,被动地进行体育运动,在这样的教育状态下,学生无法自主进行体育学习和运动,而且逐渐对体育运动丧失信心和乐趣。此时,学生的主动性开始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因此,作为教师,需要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将自己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化的改革,并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意识的科学化培养和合理性增强。对于学生来说,强大的主动参与意识,可以促使其真正成为体育运动的主体,能够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和学习,将被动变成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与此同时,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明确表示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由此不断地提升体育课堂上的整体教学效果,以此良好地实现体育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能够对学生体魄进行有效增强,还能最大限度地将所有学生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在体育方面学习的兴趣点。例如,在进行短跑训练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短跑成绩,向学生进行相应的提问,如“同学们认为短跑的关键在于什么?”、“正确的短跑姿势是什么?”以及“短跑有什么技巧?”等,由此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分析,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指派一名学生进行回答,并进行实践演练。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自主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运动中,由此来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
四、建立多元的体育评价体系
完整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评价,而依托于素质教育之下,教学评价已经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而是可以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其中,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其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评价和指导,能够促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体育运动水平,并对自己的体育运动短板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设置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目标,明确体育运动方向,进而进行自主运动。而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是正面的,是带有激励性质的,学生能够更加具有体育运动自信,从而愿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例如,在进行啦啦操练习时,由于动作的多变,部分学生的动作难以做到位,部分学生总是忘记相应的动作,导致动作的不连贯,还有部分学生的动作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此时,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并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由此保护学生的自信心[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中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是无可比拟的,也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体育教师,需要依托于素质教育之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育和增强,并且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进行自主运动和体育学习,进而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有效塑造学生心灵。
参考文献:
[1]赵颖.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74.
[2]邵长夫.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7):128-129.
[3]林宜亮.初中《体育与健康》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92-93.
[4]张风芹,王东安.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J].科幻画报,2020(1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