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兴趣,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魏小栋
[导读] 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负担愈加增大。
          
         魏小栋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重庆  404020
         
         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负担愈加增大。而运动成为大多数人减轻生活压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人们开始逐渐热爱运动,将运动作为每一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项目。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一共获得了48枚金牌,这引起了全中华儿女的亢奋情绪。体育能力培养也随之成为了家长以及学校对学生们的要求。尽管如此,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依旧没有太大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上,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关键字:体育教学 高效课堂 体育兴趣
         前言: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也不断进步。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教育重心。中学的升学压力较之小学成倍数增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体育课成为了学生放松脑力的唯一学科。但是由于体育课需要学生大量运动,大部分学生因为不喜欢运动或者是坚持不下去等原因,都不太喜欢上体育课,这是体育教学低效的最主要原因,教师应当致力于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贯穿于每一节体育课堂,最终实现打造高效体育课堂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初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很多学生为了进入优等的高中都在努力学习文化课,这使得体育课成为了初中所有教学科目中“鸡肋”的存在。因为体育是中考科目,但是中考成绩对学生升学影响不大,这使得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体育教学存在“放羊式”教学,很多教师因为体谅学生学习的辛苦,想要让学生在体育课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玩耍,于是采取了“放羊式”教学。何谓“放羊式”教学,就是在上课时间教师让学生自由活动,可以多名学生做游戏,也可以自己联系考试项目。这种方式固然让学生感到放松,但是达不到让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反而让学生认为体育科目并不重要,运动也不重要。其次是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没有积极性。现在很多体育教师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还是不断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然后给学生做动作示范,最后让学生自由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单调无味,让学生没有积极性去学习,教学成效也不高。
         二、基于学生兴趣,打造高效体育课堂的教学策略
         2.1树立榜样,让学生对体育感兴趣
         很多时候,人们会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也会因为崇拜一个人而爱屋及乌。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心理,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学生能够崇拜榜样,热爱榜样热爱的事物。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的高峰,他们热衷于了解世界上各种千奇百怪的事物,同样也热衷于“追星”。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这个心理,给学生树立一个具有正能量的榜样,让学生正确“追星”。当代体育明星多如星斗,他们都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奋斗史,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给学生渗透这些明星的成功故事,让学生了解这些明星的正面形象,从而利用明星效应激励学生自主运动。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篮球明星的事迹。我国篮球史上最有价值的球员之一—易建联,他在七岁那年就曾向母亲言志,后来易建联在家人的支持和自身刻苦的训练下,终于成为了中国篮坛的热门人物。教师在给学生讲这些体育明星的奋斗历程时,教师最好给学生观看这些体育明星在运动会上的精彩表现,别人说的话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学生也不一定会将教师说的话放在心中,学生自己真实看到的,才能给他们最震撼的感受。
         2.2游戏教学法
         虽然游戏是小孩子的天性,但是初中生同样会对游戏产生莫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寓教于乐,看似学生一整节体育课都在玩耍,实际上学生已经悄然间学会了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游戏需要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大量运动,并且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如在足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所有学生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大圈,然后由教师将球踢到圈中的任意位置,学生需要把球踢到自己对面的位置。当球到了一个学生的面前,该学生可以用身体的任意部位接球,但是不得用手抱球,一旦出现用手抱球的情况,该学生需要用脚颠球10下,然后进入到圆圈中间,扮演“守门员”的角色,该学生需要不断拦住其他学生踢来的足球。如果学生踢球的动作不规范也是需要接受惩罚的。这种方式既让学生感受了游戏的乐趣,达到了放松身心的目的,也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内容。
         2.3伴随音乐,在运动中释放压力
         我们去健身房健身可以发现,很多健身课程教学时都会放一些快节奏的歌曲,这是因为人们在运动时听快节奏的歌曲可以增强运动的氛围,大大减少身体的劳累感,并对身体有益处。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期,一直给学生播放适合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运动。试想下,假设教师在学生面前边示范动作边喊着口号,每节课都是这样的方式难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认为运动就是听着口号动自己的身体。如果将口号换成音乐,体育课的课堂氛围会随着音乐变得欢快,音乐的节奏感也愉悦了学生的心神。每节课的音乐最好不要一成不变,教师可以多找一些初中生喜爱的流行音乐,每节课都可以变换。音乐节奏的快慢与否并不重要,快节奏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大幅度运动,慢节奏的音乐,学生可以将动作分解。
         结语:基于学生的兴趣,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教师需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喜好,将学生的喜好与体育运动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发现运动的乐趣,从而喜欢上体育课,喜欢学习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彭广荣.对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新局面的几点认识[J].群文天地,2013(08).
         [2]周学晖.终身体育理念和全民健身意识的对立统一[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