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王小宁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小宁
        安徽省淮北市朱庄实验小学235047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取得良好的英语成绩,还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主要是围绕课堂进行的,如果教师能够让英语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将得到大幅提高。
        关键词:小学 英语教学 思辨能力 培养模式 分析
引言
        思辨能力包含思考、辨析两个方面,思考是指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而辨析是辨别事物的情况、类别等信息,在小学英语教学环节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寓言的特征和逻辑,以联想记忆法对英语单词、词组等基础知识高效地学习和记忆,并推动学生自主对英语知识进行筛选和整理,对英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准确分析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原因,具有针对性地加以优化和弥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英语氛围,构建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环境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日常接触和使用的语言都是汉语,他们对英语较为陌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英语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营造英语氛围,让学生尽量处于英语环境中,为英语思维的建立和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教师在课堂中无论授课还是与学生交流都要使用英语,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到和感受到的都是英语,锻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忘掉母语,用英语思考和理解问题,排除母语的干扰,逐渐训练他们对教师的英语问题和指令迅速做出反应,长此以往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英语思维,为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其次,在课堂中不仅教师要讲英语,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讲英语,营造师生英语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感知英语,适应和形成英语思维方式及表达习惯,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创设英语交流和对话氛围。例如,学习Talking about the Summer Vacation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自由讨论“What did you do in the last Summer Vacation?What’s your favorite thing?”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free talk,并对学生的表达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在这种氛围中,学生通常感觉比较轻松和愉悦,说英语时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和障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进而在表达中逐渐培养英语思维。
二、问题引导,激发思辨意识
        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学生思辨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被动地学习方式,缺乏对英语知识地思考和分析,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加以记忆,抑制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在英语教材“My  home”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以“home”单词为中心,向学生提出“家里包括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单词含义的角度加以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展开师生之间的英语交流和互动。

比如,卧室bedroom、客厅sitting room等房子的结构,沙发sofa、桌子table等家具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加以联想,一方面回顾相关英语词汇,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进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思辨思维。然后,设计“描述想象中的新家”的互动情境,引导学生展现出自身奇思妙想的思维,以英语交流的形式加以表达,例如以介绍的方式“There is a learning machine in my room.”对想象中的新家加以描绘,让学生从英语交流中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敏度,逐渐形成思辨意识。
三、运用现代手段,提升英语思维能力培养效率
        英语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他们在日常学习理解时通常需要在脑海中建立汉语和英语的联系,然后用汉语去理解英语知识,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汉语的参与度,阻碍了英语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将英语学习内容和场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将情景与英语建立直接的联系,不需要再通过汉语转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其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设英语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理解和学习英语知识,形成英语思维。例如,在学习Christmas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在教室中布置圣诞场景,如圣诞歌、圣诞老人和圣诞礼物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圣诞的氛围,然后再在这一情境中学习圣诞知识和文化,自然而然地培养英语思维。
四、主题活动,提升思辨能力
        在小学英语单元《We  love  animals》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动物是不是我们的朋友”为主题的英语辩论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和动物与人类如何相处等问题,引导学生从辩论活动中加以思考和分析,逐步提升自身思辨能力。首先,让学生明确辩论活动的主题,通过书籍、互联网等各种途径对相关资料加以收集,从英语文章的阅读和整理中运用思辨意识,从其中得出自身看待人类与动物的观点。然后,以学生观点的不同形成正反两方,教师作为辩论活动的裁判,维持英语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正方以“Dogs are human’s best friends”,并阐述相关事例,来证明自身的观点,反方以“Animals in the forest hurt humans”来提出自身的反对意见,形成活跃的英语交流活动,以辩论的方式逐步认知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思维,思考如何相处的问题,进一步深化问题的探究,引发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升华英语活动的主题,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结束语
        总之,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同时它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和融合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花.小学英语拓展性阅读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J].小学时代,2019(16):19-20.
[2]陈倩倩.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分析[J].读写算,2019(15):201.
[3]李会清.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20):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