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彭州市延秀小学,四川 彭州 611930
教学内容分析:
《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识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它的价值,并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而“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所以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在实际生活中,百分数无处不在,对于它的意义和写法,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要抽象、概括出它的意义,理解它既是分数又别于分数这点,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课前思考: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认识到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中之间的紧密联系,数学课程的内容就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同时结合研究课题“开放教学课堂,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研究尝试,没有照教本上的例题按部就搬地教学,而是大胆开放教学课堂,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际生活中收集百分数,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会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实践:
[片断1]师: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多的,课前的两天老师就叫同学们收集我们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收集的百分数拿出来给大家念念,说一说是在哪儿找到的。
生1:妈妈的大衣布料,毛的含量是85%,晴沦的含量是15%;
我是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的。
生2:洋河大曲的酒精度是32%;
我是在贴在酒瓶上的标签上找到的。
生3: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5%;
我是在网上查到的。
生4:伊犁纯牛奶含鲜奶100%;
我是在牛奶盒上找到的。
……
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你想到什么?
生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百分数。
生2:我想知道百分数有什么用?
生3:我想知道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
[片断2]: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收集的百分数在四人小组当中交流一下。要求是: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收集的资料完成表格内容。
资料来源 资料内容 资料中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2)、结合表格思考:什么叫做百分数?
(3)、合作交流的要求:交流中每人选一条你最想说的说给其余三人听,其余三人注意倾听,如无异议,就由组长填在表格中。
学生都忙乎起来,说的说得非常认真,听的也听得非常专注。没有一个是空闲没事做的。
通过交流、讨论、汇报等,学生互相订正、补充,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实践反思:
一、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的数学”强调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背景,数学来源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无处没有数学,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难怪在[片断1]中有学生说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百分数”,提出了“我想知道百分数有什么用?”,“我想知道百分数的意义”等想法。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里指出的“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有了兴趣才有益于学生主动去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二、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合作交流”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实在的、有效的。
1、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发起的,要让学生理解合作的目标,学生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地进行。因此,在合作交流前,我明确地提出了合作交流的目标:[片断2]中的填表格和结合表格思考:什么叫做百分数?提出合作交流的要求:“交流中每人选一条你最想说的说给其余三人听,其余三人注意倾听,如无异议,就由组长填在表格中。”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责任,都有事情可做(学困生也收集到2—5个资料,有交流的内容),这样避免了形式主义的出现:优生是交流的主角,中等生观望、附和、随大流,学困生干脆不交流,仅做观众和听众;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没有明确的目的;有的小组对问题了解不清,根本无从说起等现象。所以在[片断2]的合作交流中,每位学生都真正地积极参与其中,各司其职,又互相补充、纠正,达到了合作交流的目的。
2、交流中让学生养成“学会倾听”的习惯。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引导他们学会倾听也是必要的。如果不会倾听又怎能吸收到别人思想中的精华?“学会倾听”能使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学生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因此在[片断2]的交流中我特别提出了这点要求:“其余三人注意倾听”。
3、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交流的愿望。学生有了交流的愿望、需要,他才会表现出主动性。本课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许多有关百分数的资料,都想说给别人听,有强烈的交流愿望。对于[片断2]表格中的第一、二栏内容,很容易答上,对于第三栏的内容,个别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他为了在交流中展现自我,在交流前必须要经过独立思。所以,交流前,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对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了交流的需要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这样才取得了有价值、有成效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