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王洪波
[导读] 通常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对其理解和认知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知识来源于生活

        王洪波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浓溪镇小学校638001

        摘要:通常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对其理解和认知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知识来源于生活,如若学生脱离生活的轨道,只专注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将无法做到对知识的学以致用,进而也无法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其中,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内容,也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教师更应落实小学科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得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了解科学,并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让学生对科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所以,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方法;?研究;
        
        科学知识存在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只有立足于实际生活,实施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科学知识,从而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所提升。因此,文章主要选择以小学科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对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如下探究,以期找寻到有效的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 生活化教学的有关概述
        (一)内涵
        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张以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一种教学思维方法。可见,生活化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也是一种非常实用,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内容
        生活化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第一,教学目标生活化,是指在正式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时刻基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将相关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安排都倾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与理解知识。第二,教学内容生活化,这就需要教师懂得从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教学案例,并将其引入课程教学之中,从而引导学生透过例子来学习与理解课程知识。第三,教学活动生活化,通过组织适当的生活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行为意识,使其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第四,教学训练生活化,则是借助各种课后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促使学生在训练中意识到知识的运用价值,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
        (三)优势
        在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思维,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首先,基于生活化教学思维下的课程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生活例子来理解和探究课程知识。其次,在生活化教学背景下,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学习知识,使得学生不易产生紧张的学习情绪,进而促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产生学习的欲望。可见,生活化教学思维方式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学生学好课程知识,感知课程知识的价值。
        二、 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与生活化教学思维的融合
        教师开展一切的教学工作都应该基于有效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知识的有效教学。

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师落实小学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其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化教学思维角度,去确定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样小学科学教学才更具生活性,也能够促使生活内容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但是,在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之前,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即将要讲授的小学科学课程知识,掌握科学课程教学的大纲要求,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使得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目标与生活化教学思维有效融合,从而利用有效的课程教学目标来指引学生探究科学知识。
        以小学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内容为例,在开展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注重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以围绕实际的课程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中,“我们知道的植物”所要达到的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有:第一,让学生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第二,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促使学生能够独立识别植物,也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点。其中,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生活化教学思维的角度,继续对课程教学目标实施优化和扩展,如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学习种植植物,从而促使学生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能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美的感受。
        (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素材
        一般小学生都对生动有趣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使得科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课程知识。其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即将要学习的科学知识,引入一些与科学知识关联的生活例子,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科学知识。同时,在引入生活例子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教学例子的针对性,从而保证选择出来的生活例子具有教学的意义。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入课外教学图片、视频素材等内容,从而对小学科学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与优化,进而利用直观的生活教学素材来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以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学内容为例,为了让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且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联系,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一些植物参考图片,又或者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录像机设备对校园里的某一种植物进行日常观察,以将植物的生长状态记录下来,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那么在正式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相关的教学图片、视频素材等内容,从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等。其次,教师可以举例生活中的某一种植物,如校园中常见的芒果树,以此为例来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名字、特征、形态等,从而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植物来展开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代入感。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去分析与探究科学知识,并由此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训练等方面,渗透生活化教学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探究科学知识,进而促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刘帅.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措施探讨[J].未来英才,2016,27(16):116.
        [2]郭凤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J].考试周刊,2017,15(35):24.
        [3]范淡祥.关于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J].小学科学,2017,32(4):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