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舒保国
[导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

        舒保国
        浙江省缙云县舒洪小学  321407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主要指从学生们日常生活和实际社会出发,把课本知识和时政热点、以及学生身边生活相结合,创建以生活为基础,和科学为支撑的教学环节。既可以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课鲜明特点,还能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针对人教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老师在课堂教学期间要重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也要重视创建日常生活的情境,不断引导学生们关注周围人、以及周围事,在生活期间学习,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更为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与生活的联系,才能意识到学这门课程的必要性,也是学生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进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最终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目的。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化素材导入课堂
        道德与法治属于和实际生活结合比较密切的课程,许多内容的展现与知识内容的总结都无法脱离日常实际生活,实际上,生活则是较大的资源库,可以为老师有效开展教学供应出较多素材和资源。所以,在课堂教学期间,老师要按照教学的内容,以小学学生们的生活理念、生活经验以及生活中的立场为教学的出发点,在课堂中导入一部分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这也有助于能激发小学学生们学习的欲望,可以帮学生们顺利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理论性知识,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比如:老师在讲述“家乡的名片”这部分内容时,要从关注当地特征突出当地的环境的角度为出发点。为提升小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小学生们深刻理解知识点,另外,老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小学生们创建他们非常熟知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将本地地方特产、风景名胜、以及节日习俗等展示到学生们眼前,使学生们能在较为熟悉的生活化的场景当中进行独立学习和独立讨论,把家乡特产进行归纳进并总结之后向大家来介绍。实践表明,以此方式进行教学,传输生活化的教学观念,既能提升小学生们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们主动参加到学习中,又可以使课堂教学中的枯燥气氛随之消失,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再感受到课堂的枯燥,进而将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还能激发出小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引入生活当中的实际道德案例,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老师首先要将生活化特点牢牢抓住,要将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作为教学目的,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教学期间的“道德与法治”培养渗透在学生生活中的案例讲解中进行。老师在上课时需要把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将结合来开展教学,在课堂中通过运用实际生活当中的实例,对学生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方式也是新颖的教育方式,使值得所有教学工作者进行尝试。比如,当老师讲到“亲情”话题时,由于大部分的小学生都会对自己父母的畏惧要比尊敬更多一些,老师可要求小学生们轮番讲述出自己和爸爸妈妈逛街时的场景,是否有遇到过马路上乞讨的可怜的流浪汉,每当看见这些流浪汉在马路上乞讨时,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否总能在遇到的时候给出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样,老师也要告知小学生们这些在马路上乞讨的流浪汉们都是为了自己能够得以生存,实际上,他们并不想这样,都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因,并以此告诉学生们自己要努力去学习,未来自己有能力了,再和父母学习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真正帮助的个人或群体,要学会做个具备高尚品格的小学生。

三、安排生活化的作业,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当今时代,我们总在强调着要给学生们减压,可作业却是温故而知新的关键途径,没有作业的不现实的。对此,要将作业的形式进行转变,以吸引学生们做作业兴趣为主,在把作业完成只是还能提升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期间,老师要按照学生们当前学习情况安排一部分贴合生活的作业内容。
比如:老师在讲解“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课内容时,可以安排有关于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们回忆校园内有多美好,按照自己学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观察学校里有哪些美好,并在此基础之上,用笔记录下校园内美好的地方或是美好的事物,之后与同学们互相沟通,互相交换对美好事物的看法。此种开放式的生活化作业,学生们比较喜欢去完成,在完成作业期间,学生们既对“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课的知识有了深刻记忆的同时,更加喜欢自己美丽的校园。在此过程中,也提升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知,小学道德与法治属于与生活相关的科目,也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当中无法缺少的学科,把生活教学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但能激发小学生们学习的欲望,还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赵吉旺. 浅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构建[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 606(23):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