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刘继生
[导读]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兴趣的主要科目

        刘继生
        单县南城明德小学   274300
        摘 要: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兴趣的主要科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科学探究可以让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养成用严谨的科学思维去面对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小学科学这一学科是来源于生活的,最终还是要运用在生活中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逐渐采用生活化教学这一策略,并强调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材,让生活化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从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入手,说明了小学科学教学和生活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挑出了几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教育这一学科从其本质上来讲是一门非常奇妙的学科,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教学中充分的感受世界和体验世界,并可以利用传授相关知识来有效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与用于探索的精神,以此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打下坚实基础。小学生由于其自身年龄的关系,对于周围的世界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正是因为这样,小学科学教育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并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相关科学知识一和技能,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是处处充满科学的,也让学生明白,科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有紧密关联的。
一、小学科学教学与生活化教学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主动摒弃那些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措施[1]。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加强科学这一学科和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进而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各项潜力,最终达到科学这一学科的最终教学目标。针对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来讲,其主要内容就是要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仅为学生讲解一些理论性的内容,是不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背后的深刻含义的。而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科学对我们来讲的好处,并在教学中切实贯彻学用结合这一教学方法。
(二)传统小学科学教学的困境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日常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大多数都是科学理论和相关结论性的东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会让自身的在学习与生活之间剥离开,没有办法切实的感受到科学的奥妙,进而会感到教师的课程坚守非常枯燥且乏味[2]。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没有办法有效吸引学生的,也会从不同程度上降低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不能将相关科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有机的关联在一起。


二、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
        在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之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情境创设这一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情境创设,主要是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一个有针对性且有探究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学生也频道到相关教学情境中去,进而完成相关教学任务。通过相关实践教学表明,在小学科学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创设进行实际就小学是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的[3]。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原因,对于许多科学知识并没有较好的理解,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可以从根本上增强小学生对于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许多科学上的相关知识对其来讲还是比较抽象的,通过教师对其利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且活泼,这对于学生能够有效理解相关学习内容来讲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思考,也可以将相关知识也有效融入生活中,让学生能够积极且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科学这门学科相关知识的趣味性。
(二)实践生活化教学探究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在课程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的导课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就进行导课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选择和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内容作为引导,并以此为学生学习科学这一学科相关知识打下基础,这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帮助的[4]。教师在实际进行导课的时候,在内容选择上要以激发学生思考为主,还要注意将相关学习内容与导课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了此次课程的学习内容。采用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从本质上将就是要为相关新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探究打下基础,教学的重点在于相关新课程和新内容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利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充分结合相关生活化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加顺利的去探究相关科学知识。
(三)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纷纷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可有效提升实际教学成果,也可充分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走出教室、走进生活中去感受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进而发觉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基于此,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要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在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中进行再现和巩固,进而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通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及时的应用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并利用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方式开展教学,并利用充满生活化的就小学元素去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有效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莹洁.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2):3-4.
[2]江志东.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教育界,2020(47):43-44.
[3]矫立霞.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146-147.
[4]柯兆新.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76):13-14.
[5]刘亚文.试论“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20(5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