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3期   作者:刘茂贵
[导读]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各个学科的领域之间开始提倡对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刘茂贵
        通化县光华镇中学 吉林 通化 134111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各个学科的领域之间开始提倡对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而作为初中学科中的信息技术,更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大力提倡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方面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抓紧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理念,营造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本篇文章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构建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希望给有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
        引言
        伴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中都对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应用,对培养祖国未来希望的学校更是离不开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而现在,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已经变得很普遍和常见了,尤其是在初中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更是比较重视。所以,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我们就做出了有关的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给予有关人员一定的帮助和建议,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而且也可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1.基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解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是针对课堂教学低效性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反映的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一个理想状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科目,作为一项必学的科目,其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是指遵循初中生发展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使师生同时获得发展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想要达到有效的标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学生要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掌握。第二实现信息技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第三,要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1]。
        2.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堂存在的弊端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堂阶段,大部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设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只仅仅是讲解课内知识,然后让学生在课上对有关概念做一些了解,最后也仅仅是用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并没有教会学生在学习有效的掌握信息技术,无法鼓励学生积极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疑问。结果不只是没有对学生形成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培养,本身教学目标设定的就比较模糊,造成老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
        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的构建措施
        3.1注重对信息技术思想方法的渗透
        信息技术思想方法是隐含在知识体系里边的,不是能够显露出来的,是无形出现在教材的每一个章节中的。教师讲解的随意性大,有时候常常会因为教学课时紧张把教学方法忽略掉,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可以领会多少就能领会多少。

由此,老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思想上不断地提高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思想方法的渗透作用,提高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作用,在教学目标中加入掌握信息技术方法思想和信息技术知识,同时把信息技术思想方法的教学加入到备课当中。再者要发掘教材中能够应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每一个因素,深层次的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要具体考虑怎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信息技术思想的应用,应用哪些信息技术思想方法,应用到什么程度等问题都设计出一个目标,并且提出教学的不同过程中的教学要求[2]。基于此,老师有效的将信息技术教材和信息技术的实践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使得对信息技术的实践也可以更加得心应手。这样不光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信息技术,还可以是自己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3.2建立学习清单,提升学习效率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能够使用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另外,信息技术教学还具有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因此,老师就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不受空间限制的这一特点,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以及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进行相应的探索,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使学生在对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探索的同时可以充分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充分的发挥自身教学的主体作用,起到积极的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和有效学习任务的作用。
        3.3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以及身心的发展规律也不相同。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也是一样的道理[3]。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有所了解,根据其最近的状况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平台,以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的对信息技术教学实现分层教学这种方式,两者一起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而且要有效的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分层教学。
        3.4合理的融入微课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微课可借助于图片、视频以及音乐等介质将教学内容情景模拟出来,带给学生一种视觉冲击和精神上的享受,促使课堂氛围更加具有活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运用微课教学,可以有效的将本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的借助于十分钟左右的小视频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间短小精湛和简洁明了的方式集中解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所以,将微课教学资源合理的运用到初中的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可以实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点就是经过学习之后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一个熟练的掌握。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合理的提高教学方法等,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具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本篇文章的演技也可以给有关人员一定得帮助和建议,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慎芝.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08.
[2]张国江.Scratch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157.
[3]刘晓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