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兰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两江镇大兴川学校133611
摘要: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小学阶段是学生塑造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而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班主任应结合班级管理工作渗透德育思想,为学生的自我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基于此,对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
引言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做好管理工作是对班主任的最基本要求。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社会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给予高度重视,同时还应该关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管理工作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小学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分析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并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实施道德教育。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分析
班级管理工作中包含很多方面,包括学生学习、思想、卫生、体育、社交等多个方面,需要班主任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引领学生向上发展。在宏观角度来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可从教学、德育、日常三个方面分别叙述:班级教学管理,主要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与各科教师加强沟通,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全面掌握。在日常管理中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导学生努力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思想上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班级德育管理。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与管理。需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当学生出现不正当行为时,需要及时制止,并给出正确意见。日常生活管理,主要指对学生的卫生、班级秩序等方面的管理。教导学生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遵守班级秩序,养成良好的班级作风。
二、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一)加强师生沟通,优化师生关系
教师要建立好的班级制度,可以根据班内实际情况来定,多奖励少惩罚,多夸奖,树榜样,教师适合的时候作为一个演讲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意义的话,可以举事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并且要多关注照顾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可以找这部分的学生谈心,找到不学习不听话的“点”,然后去突破这个点。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做朋友,教师可以在课下与学生交朋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是个老师,一个有威严的老师,不能混淆。班级里面一定要有自己的小朋友,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等等。不一定要最好的,但一定要最合适的,一定要懂得是非。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班级管理质量,以及德育教育成果。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学生所认可的教师品质中排在前列的有尊重学生、平等待人、关心学生等。
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主动改善师生关系,调整教与学的角色地位,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用情感沟通在师生之间搭建起坚固的桥梁。具体来讲,班主任应主动接近学生,例如遇到学生可以主动打招呼,放下教师的架子,用亲切的态度让学生放下戒备心理,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给出激励性评语,调动学生自我纠正的动力。
(二)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特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德育工作的内容处于逐渐变化阶段。小学班主任对于现阶段的小学德育工作,应该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特征,并且将它灵活运用到现实的教育管理之中。首先,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需要从国家政策入手,根据时代相关特征,对德育教育工作理念加以创新,让其能够拥有特别的时代特征。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相关思想,为以后开展德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德育工作的灵活性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主要包含两方面,第一方面为德育工作的内容,另一方面为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式,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应该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虑,这样能够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进一步理解学习新教学技能和理念
俗言道: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往往决定了日常教学管理活动实施的效率和质量,加之当前网络教学形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学科教学活动中,小学班主任原有的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因此,要想有效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的德育,小学班主任首先需要进一步转变自身的教学管理理念,积极参加一些有关班主任班级管理和德育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或者一些教师技能大赛,积极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学习,加大对一些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的学习力度。此外,小学班主任还可以自主学习研究当今新课标提出的一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丰富自身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学生为本,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提高学生对班级规章管理制度的接受程度,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某一地区城镇小学为例,这些小学的班主任可以积极与当地其他小学的班主任沟通联系,就如何才能有效对班级进行管理,并在其中有效渗透德育共同组织一些交流学习活动,吸引当地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共同学习当前出现的一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和形式,相互合作讨论,根据各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班级管理方案,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班级管理、德育实施的措施,丰富自身的班级管理活动,促进一些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在日常生活管理活动中的落实,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各项工作,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自身道德素质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关爱学生,深入了解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通过家校合力对学生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和教育,推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郭志均.浅析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构建优质班级[J].山西青年,2019(16):152.
[2]郭双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科普童话,2019(34):181.
[3]张蕾.论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华少年,2019(2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