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下)32期   作者: 赵倩
[导读] 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始终,学生在小学掌握良好的运算技能

         赵倩
         泰安市岱庙办事处三友小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始终,学生在小学掌握良好的运算技能,对其之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行计算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是采取怎样的方法可以更为有效快速的解答出问题的答案才是学习的目的,所以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数学运算技能教学过程中对实际问题进行探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手段来加强学生们的运算技能。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策略
         运算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基础能力,进行良好的运算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对于不同的习题来说,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好地将习题进行解答。运用简便的运算方法,则可以更加快捷、有效的将习题解答出来,在考试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试卷,以此得到更高的分数。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的开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为学生以后知识的学习提供便利。运算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和积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此更好地掌握做题技巧,进行习题的解答。所以,对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的手段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做好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的必要性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小学时期的运算技能更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加强运算技能的教学,不光是为了提高学生做题的效率和质量,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逻辑性思维,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数字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的轻松。另外,计算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学习了相应的运算技能后,他们的脑中就会有一套完整的运算体系,这种思维在生活的实际问题处理过程中也可以得到应用,这不仅可以加强他们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可以更好地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的高效。
         2.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现状
         2.1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当前小学数学运算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老师沿用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会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对数学产生反感的心理,在遇到相关问题后,就没有兴趣解答这一问题,而是放弃学习这门学科。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运算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勤加的练习,如果这时教师采取“题海战术”来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就会使学生觉得这一学科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们失去学习这一学科的动力,这样进行被动式的学习,学生的数学能力会逐渐下降,教学也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2.2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
         在进行数学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总是无从下手,或者在做到一半后中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的数学基础能力较差,所以没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这样就会导致他们无法进行准确的计算,小学数学要学习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所以这一期间学习的知识对于数学的解题非常重要,在这一时期,要想做好运算技巧的学习,就要打好数学基础,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就会导致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无法将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来进行解答,这不利于学生构建数学的知识体系。
         3.提高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质量的措施
         3.1改变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想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就需要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可以将精神充分地投入到课堂当中,这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可以更好地进行运算技能的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摒弃以往灌输式课堂的教学手段,采取新式的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对书上的知识进行枯燥的讲解,在讲课过程中,要增加与学生们的互动,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运算技能的教学时,可以将数学问题设定到某些特殊情境当中,让学生在这一情景中进行学习和计算,这种方法很好的将数学问题融入到生活问题当中,而且在情景的设定过程中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们不用枯燥的学习相关知识,通过相关计算来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可以更好的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提升。其次,要改变课堂枯燥的气氛,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对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进行学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对一些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而且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例如:对于一些数学公式和解题思路的推导,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加深印象,而且也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在日后进行复习时,也可以更加快速的找到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复习。
         3.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掌握良好的运算技巧,是快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但是要想拥有良好的运算技能,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十分的了解,才可以在解题过程中熟练地将这些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运用到运算过程中,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培养,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涉及到很多重要概念和理论,结果教师要在课堂上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刻的解析,并且要拿出相关的试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然后对这些知识进行反复的复习,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对这类知识进行掌握,从而提高他们的基础能力。但是学习知识不能急于求成,在面对一些综合性的习题时,可能会涉及到许多知识点,如果学生为了追求运算的速度,而忽略了解题的质量,就会使这得题解答错误,所以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在对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深刻的掌握之后,要使学生们拥有扩散性思维,可以在做题时想起以前学过的知识,并且将它们关联到到一起来解答这一类习题,学生们在脑中构建一套数学体系,在用到相关知识点时,将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拼凑,就可以很快的得到问题的答案。
         3.3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探索的能力
         在数学当中没有最好的运算方法,只有适合自身的方法,教师教给学生们的运算方法是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得问题的答案,但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不同的方法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变通,将这些运算知识和数学概念作为基础,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经验的积累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算方法,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让运算方法与学生的真实能力相匹配,从而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并且要在课下让学生们进行互相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高效的运算技巧,让学生们可以吸取经验,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
         4.结束语
         在小学运算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解,采取不同的手段来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培养,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当中,这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可以进行自我学习,通过这些知识的应用来提高自身的运算技能,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解出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才可以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通过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运算体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顾志伟.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9(12):42
         [2]王松沐.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策略[J].读写算,2018(06):185.
         [3]钟建林.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4]张义琼.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技能的培养[J].读写算,2020(06):73.
         [5]吴晓炜.小学生数学运算技能形成过程的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4(04):196-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